“中国天眼”,拥有极高灵敏度和探测力,掌控银河系内所有动向
半年营收46亿,下雨就变“汤锅”?霍金为何劝告关闭,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天眼”。----引子
大家好,我是小德。中国被认为可能是最先发现外星人的国家,因为我们去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为天眼的超大望远镜,它是世界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天眼有着高灵敏度和更加广泛的?探测范围,预测将在未来20到30年中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除了在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天眼目前也以预约制的形式向游客开放,每天限制为2000人,据统计光是2017年上半年,天眼就为贵州省平塘县带来高达46亿的旅游观光收入,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天眼在建造和投入使用时的总花费。对于天眼的强大功能,银河系范围内如果存在外星人的话,天眼将可能最先发现他们的信息。
?关闭?
1994年我国确定了天眼的工程概念,2001年天眼项目获得中科院批准并得到科技部支持,科研人员在我国范围内寻找对比了1000多个天然洼地、300多幅遥感地图后终于确定了天眼的建造地,也就是如今天眼的所在地贵州省平塘县。在耗时22年,耗资12亿,倾注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后,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截至?2020年3月23日天眼已经发现并认证了114颗脉冲星。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射电望远镜,此前美国建造的阿雷西博望远镜一直被称为“射电之王”。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建造于1963年,直径305米之后扩建为350米。我们中学的时候学过人类曾通过望远镜向宇宙发送了地球和人类的信息,希望能够得到外星文明的回信,这个信息就是通过阿雷西博发送的。1974年的时候,阿雷西博向当时认为有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M13球状星云发送了地球的一些信息,被称为阿雷西博信息,该信息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成,表达的信息包括1到10 的数字、DNA元素、核苷酸、双螺旋、人类资料等等。可以说当时人们对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是抱着很大期待的。?
?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2020年12月1日上午8点左右的时候,因为四个月内的两次电缆事故,阿雷西博望远镜因结构失控,而最终倒塌。据报道,阿雷西博望远镜的塔尖折断,悬挂在空中的重达900吨的设备平台直线坠落,现在阿雷西博望远镜已经处于关闭状态。对很多研究小行星的天文学家来说,阿雷西博的坍塌意味着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阵地,不过天眼的正式运行无疑可以在该研究阵地发挥更好的作用。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开放,接受全世界天文学家的申请,展示了我们开放合作的态度。
?天眼望远镜是由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设计,研发与制造也由我国独立完成。望远镜的口径有500米,它的反射面积总计有25万平方米,相当于是30个足球场。天眼的主体由4450块三角铝合金板构成,结构非常灵活可以像人的眼球一样转动,也就是说天眼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观测宇宙的,这是阿雷西博望远镜所做不到的。可以说天眼对天文、外星文明探测、探索宇宙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贡献,但有一部分国外科学家却劝告我们将天眼?关?闭,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霍金,据说他在某大学演讲时对天眼的建造表示不赞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与他们对地外文明的态度有关。费米悖论提出仅银河系就存在大量恒星,即便围绕恒星的行星能够产生生命的概率很小,但庞大的恒星基数让外星文明在统计学意义中仍然大量存在于银河系,可直到如今我们仍然没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有地外智慧文明存在。包括霍金在内的一部分科学家并不赞同地球继续向宇宙发送地球信息,因为他们认为地外智慧文明如果能够来到地球,那他们必定更发达,这会对较落后的地球造成威胁。所以他们建议关闭天眼这类能够向宇宙发送地球信息的设备,以免招致外星侵略者。外星会不会侵略地球这个问题似乎有些遥远,关于天眼很多朋友更好奇的是,这样一个盆状的结构,如果下暴雨了,天眼会不会变成一口“汤锅”呢?
?“汤锅”?
我们前面说过天眼建造在贵州省平塘县,属于降雨比较丰富的地区,而天眼又是一个盆状结构,如果下雨的时候,这样的结构不会蓄积雨水吗?要是下暴雨天眼岂不是会变成一口汤锅?其实这个问题科研人员也想到了。天眼的建造位置是经过科研人员大量寻找比较后决定的,位于一个直径800米的天然洼地,选择在此处建立天眼的理由有三点,一是洼地形状与天眼的造型比较接近,工程开挖的量最小,二是距这里5千米半径范围内都没有人类聚居地,无线电的环境非常理想。最后一个原因就与天眼是否会变成“汤锅”有关了。?
?天眼所在的洼地位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总体来看地势是北高南低的,属于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的喀斯特地貌,区域中地下暗河、溶洞、落水洞等地形结构比较多,使得雨水会向地下渗透不会积存在地面,组成了该地区第一道功能强大的排水系统。其次天眼在建造过程中,科研人员设计了大量的导水孔,可以保障雨水向下渗透,而不会在设备中积存。这些功能强大的排水系统在避免雨水积存的同时,也可以减少雨水对望远镜的损坏和腐蚀。所以大家不必担心暴雨会让天眼变成一口“汤锅”。
?天眼的首要发起人是南仁东天文学家,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2年南仁东进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担任研究员,从1994年开始,他就负责天眼项目工程的立项、可行性研究、预研究、选址以及初步设计,之后天眼建设的过程中南仁东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全面指导建设,并攻克了建设中的多个技术难题。作为天眼项目的主要发起人和奠基人,南仁东被授予“人民科学家”的荣誉称号,并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可惜这样一位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已经去世了,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肺癌病逝,享年72岁。?
?其实在2016年天眼落成启用前南仁东已经查出患有肺癌,并且在手术的时候伤到了声带,但他并没有放下天眼项目,仍然带病工作,直到亲眼见证耗费他22年心血的科学大工程落成。天眼能够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延伸到太阳系外缘,大大提高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的速率。南仁东科学家把当时一个“建造我国自己的望远镜设备”的朴素想法,变成了如今我们的“国之重器”,成就了世界范围内中国独一无二的项目。从壮年到暮年,南仁东科学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工程奇迹,而和科学家们一起,我们普通人见证着祖国的一步步发展和壮大,并为此自豪和骄傲。
?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你觉得天眼会最先探测到地外智慧文明吗?关注小德,给小德点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