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铝合金门窗厂家
文章目录:
1、霸气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这些重大项目与你有关2、韶关浈江|男子合同诈骗千万 潜逃4年终被抓获3、韶钢、韶冶“双变”试点,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霸气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这些重大项目与你有关
?全面对接大湾区建设,对于构建广西“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国家加快推进大湾区建设及进一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关部署,结合广西全面对接大湾区建设实际,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2年,对接大湾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建成面向大湾区的东融通道,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联动发展、生态合作等对接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对接大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大湾区绿色腹地的作用充分发挥,成为大湾区产业辐射的重要区域,科技成果研发转化能力显著提升,大湾区向西南地区辐射拓展的枢纽作用显著增强。
构建“两带三区”的空间格局
广西将高水平构建“两带三区”的空间格局,实现与大湾区的充分联动发展。“两带三区”为沿江升级、沿海突破,打造对接大湾区的两大经济带;培育对接大湾区的东部产业融合先行试验区、南部沿海开放引领区和西南跨境经济合作区三大合作区。
其中,东部产业融合先行试验区争取将符合广西实际的港澳优惠政策在试验区延伸。支持贺州市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将贺州、玉林、梧州等市整体打造成广西对接大湾区的东部产业融合先行试验区。
贺州市。(资料图)
全面强化与大湾区互联互通
快速交通干道工程
铁路。推进规划建设南宁-玉林-深圳、南宁-合浦-湛江、桂林-玉林-湛江、河池-柳州-贺州等直通大湾区的高速铁路通道,推动加快建设柳州-梧州-广州、柳州-贺州-韶关、洛湛铁路(永州至玉林段)电气化改造等粤桂快速直达货运铁路通道,推动加快岑溪-罗定等铁路扩能改造。积极推动南宁-广州、桂林-广州等高速铁路提速,协调加密南宁-广州-深圳、珠海方向的高铁班次。尽快开通南宁-香港动车。
资料图。
高速公路。加快推进贺州-广东连山、浦北至北流(清湾)、玉林至湛江等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建设钦州至北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南宁-湛江、贵港-玉林-湛江、博白-高州、北流-高州、平乐-平南-容县-信宜、南宁-横县-玉林-珠海、贵港-云浮、苍梧-广宁、信都-广东南丰等高速公路。
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资料图)
航空。加快建成玉林机场,推动贺州机场、防城港机场、百色民用机场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北海机场站坪扩建等项目。
南宁国际空港交通枢纽项目剖视图
黄金水道工程
重点推进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整治。加快建设贵港二线、西津二线、红花二线船闸工程及大藤峡水利枢纽通航设施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绣江复航工程、桂江航道工程(平乐至莲花大桥)、桂江京南二线船闸工程、百色过船设施、贺江扩能工程等项目。
大藤峡。(资料图)
港口群建设工程
重点推进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二期工程、防城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及航道、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1-2号泊位、钦州港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及航道等大型深水码头航道前期工作,加快建设防城港东湾潭油航道、钦州港金谷港区金鼓江作业区12-17号泊位工程等项目,尽快建成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期工程、北海铁山港区航道三期工程、防城港渔澫港区第五作业区进港航道及513-516号泊位等项目,争取启动防城港企沙作业区、钦州港三墩作业区二期扩区建设。
钦州港。(资料图)
信息大通道工程
推动粤港澳电信运营商、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中国移动新型绿色数据中心、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粤港澳企业参与建设中国(南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钦州华为数字小镇,打造面向东盟的电子商务集聚区。
重点推进与大湾区的产业融合发展
制造业融合重点
加快推动梧州藤县陶瓷和铝材项目、贵港市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动车精密铝配件制造项目前期工作。
推动桂林经济开发区华大基因项目、玉柴工业园玉林无人机项目、来宾高新区迪信通(韩国)机器人项目尽快落地。
加快推进南宁市江南区智能装备项目、南宁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项目、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新材料产业项目、北海出口加工区移动智能终端盖板和显示总成加工项目、玉林市玉东新区航空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贺州高端建材项目(一期)、玉林市福绵区装配式建筑与现代绿色建材产业项目、北海市合浦工业园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广西工业设计城、柳州市柳江区柳州毅德城、钦州华谊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和钦州港区轻型载货汽车升级改造、来宾高新区汽车电子产业园、来宾市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广西·中国糖业产业园、崇左中铝稀土产业园、广西崇左国际林业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创建北部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支持建设柳州、南宁、贵港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鼓励我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大湾区相关单位合作共建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强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南宁、梧州、桂林、玉林、贺州、来宾等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建设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玉林中滔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南宁城市轨道车辆组装、来宾三江口节能环保产业园、桂林花江智慧谷等项目。重点支持柳州、河池、百色、来宾等市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和贺州、崇左、梧州等市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贺州碳酸钙、装配式建筑产业以及来宾碳酸钙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柳州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资料图)
服务业联动融合项目
大力推进股权转让、收购兼并、合资基金、证券投资、产权置换等金融合作示范项目。围绕健康养生、养老等开展合作,推动一批健康养生、养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壮瑶医药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积极打造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康养之地、国家养老产业基地和健康养老服务业国际合作区。
重点推进粤桂玉林-花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生态科技小镇、玉林玉东新区中小企业创业小镇、来宾市瑶医药特色小镇、钦州市动漫小镇、贺州市黄姚古镇创意文化旅游区、中越德天-板约国际旅游合作区、崇左花山岩画文化景区等项目建设。加强旅游信息沟通和旅游发布平台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广西与粤港澳地区旅游公共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建设。
崇左花山岩画景区。(资料图)
产业合作平台项目
重点推进中国-东盟(钦州)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跨境数据中心、桂林中兴通讯产业园、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中兴梧州智慧广西云数据中心(一期)、玉林市中滔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贺州小鹰-700飞机总装基地、贵港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澳门-北海葡语系国家产业园、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等项目建设。
与大湾区共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协同创新基地工程
加快建设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质量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环保技术和产业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南宁)示范基地。加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中国-东盟(钦州)华为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等与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
协同创新平台工程
建设北部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南(南宁)柳(柳州)桂(桂林)科技创新走廊。着力加强南宁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无缝对接”,在南宁五象新区布局建设北部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南柳桂科技创新走廊,积极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吸引广深、港澳科研团队落户,联合打造“粤港澳协同创新核心圈”。
建设服务大湾区的创新创业平台。重点打造南宁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梧州高新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贵港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玉林中小企业创新孵化服务中心等“双创”服务平台。加快在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建立一批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建设全球最大的药用植物大数据中心。推动广西药用植物园与澳门大学联合组建“桂澳道地药材联合创新研究中心”,支持广西药用植物园与大湾区共建“国家基因库药用植物活体库”和“药用植物基因组学转化研究中心”。
在建中的南宁五象新区。(资料图)
打造与大湾区和谐共生的优质生活圈
跨区域重大生态环保建设工程
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干流和主要支线岸线保护,实施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开发利用区分区管理,加强自然岸线管理。以打造全流域大型湿地公园为目标,推动湖泊、河流、沼泽、库塘等湿地建设,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扎实推进九洲江跨区域生态补偿试点,继续开展九洲江流域及鹤地水库水污染联防联治。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协商建立珠江口海域海洋污染防治合作机制,共同加强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共建东南沿海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资料图)
教育人才合作工程
实施教育合作工程。实施“广西高校国际化提升工程”和“大湾区精英人才引进培育工程”,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大湾区高校到广西设立分校,支持高校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北部湾大学与粤港澳高校开展海洋等领域合作。加快实施柳州、钦州、梧州、贵港、来宾等市职业教育突破发展工程,深入推动百色-中山大学战略合作、茂名-来宾教育协作。
实施人才交流工程。定期组织优秀中青年干部深入大湾区交流学习,加强与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智库机构开展人才交流合作。积极从粤港澳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其家属安家落户、子女上学、社保转移、职称评审、课题申报、资金奖励、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北部湾大学。(资料图)
文化交流合作项目
积极推动梧州粤剧保护与传承基地、岭南文化休闲养生基地、恭城姚家大院互联网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打造梧州、贺州岭南文化休闲养生基地、粤桂文化创意集聚区以及钦州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钦州坭兴陶精品馆。(资料图)
积极融入大湾区,
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期待越来越美好的广西!
来源:广西新闻网综合、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韶关浈江|男子合同诈骗千万 潜逃4年终被抓获
文、图/羊城派记者 张文 通讯员 张云飞 邓小玲
2月22日,记者从韶关市公安局浈江分局了解到,浈江警方日前在广州番禺警方帮助下,成功将1名因涉嫌合同诈骗约1000万元潜逃4年多的网上追逃犯罪嫌疑人押解回韶关。
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韶关
2015年10月8日,事主李某、吴某到韶关市公安局浈江分局报案,称他们于2014年7月与一名男子林某签订了一份《石材幕墙、铝合金门窗工程分包合同》,约定吴某等人将投资款转给林某后,林某将韶关市浈江区十里亭镇某商贸城一期工程的石材幕墙、铝合金门窗工程交给李某、吴某等人施工。
合同签订后,吴某先后向林某账户转了约1000万元人民币投资款。然而林某收到投资款后一直未把该项工程交给李某、吴某施工。2014年9月,李某、吴某在该工程建设单位了解到,林某只承包了上述商贸城一期工程的土建工程,未承包石材幕墙、铝合金门窗工程。
了解到上述情况后,李某、吴某开始踏上了追要投资款的路途。然而多次向林某要求退还投资款,均未得到林某正面回应,后来林某干脆切断了与外界所有联系,消失的无影无踪。李某、吴某在追回巨额投资款无望的情况下,只好向公安机关报案求助。
浈江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成立专案组,全力侦办此案。专案组多方调查取证,努力侦办,却始终无法找到嫌疑人林某的踪迹。2015年11月,浈江警方将因涉嫌合同诈骗犯罪的嫌疑人林某展开网上追逃。
今年2月20日,广州市番禺区石壁派出所将涉嫌合同诈骗网上追逃的犯罪嫌疑人林某抓获,并移交浈江警方押解回韶关。目前林某因涉嫌合同诈骗被浈江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文俏 实习生 王桂梅
韶钢、韶冶“双变”试点,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韶钢、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召开
积极推进“双变”改革试点工作
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产城融合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昨日,韶钢、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分别在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召开。市委书记王瑞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陈少荣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王青西,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邓小杰出席会议。中南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李世平;广晟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金岭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余刚;中金岭南总裁张木毅;中南钢铁高级副总裁赖晓敏;韶钢松山党委书记、董事长解旗等嘉宾出席会议。
市委书记王瑞军在韶钢、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上讲话。
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上,与会人员实地调研军芃公司智能装备制造项目、韶冶含锌渣烟化炉吹炼资源利用与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并举行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揭牌仪式,见证高端工业铝型材项目入园签约仪式。
王瑞军、陈少荣、余刚、张木毅共同为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揭牌。
王瑞军、陈少荣、李世平、解旗共同为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揭牌。
韶钢“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上,与会人员实地调研防灾减灾装备项目、韶钢氢能项目,并举行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揭牌仪式,见证镭目公司智能研究院项目、防灾减灾装备项目签约仪式。中国宝武发来贺信,表示大力推行“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发展理念要求的具体实践,是韶关市改革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是颠覆传统、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发展的鼎力之作。中国宝武将全力支持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的建设,中南钢铁、韶钢及宝地广东将积极按照广东省、韶关市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形成示范,打造央地共建、绿色发展的韶关样板。
与会领导嘉宾调研韶冶含锌渣烟化炉吹炼资源利用与环保升级改造项目进展情况。
王瑞军代表韶关市委、市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韶关改革发展的企业和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对韶钢、韶冶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表示祝贺。他指出,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谋划实施“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以市委全会形式审议通过韶钢、韶冶试点实施方案,并推动纳入2021年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加快推动韶钢、韶冶从传统的生产型厂区向现代化园区转型,一体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非凡之举破解发展难题,解决顽瘴固疾,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产城融合探索路径、提供示范。试点实施以来,中国宝武、中南钢铁、韶钢,广晟集团、中金岭南、韶冶等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倾心服务,初步形成了有总体实施方案、有园区发展规划、有年度工作要点、有沟通协调机制、有督查指导机制的试点政策体系,引进了一批非常实、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项目。
韶钢“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会现场。
王瑞军希望,韶钢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坚定不移走“厂区—园区—城区”产城融合转型升级道路,积极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韶钢”,示范带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韶冶加快培育壮大有色金属新型功能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提升改造铅锌有色金属冶炼产业,打造完整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建设生态引领、宜产宜居的产城融合园区。
王瑞军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韶钢、韶冶做强做大做优,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好的服务,全力加快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切实协调解决园区项目落地遇到的问题,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着力打造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标杆企业,为韶关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世平表示,中南钢铁作为央企,是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韶关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强化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区域协同发展,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升级,探索大型国有企业创办产业园区的先行先试之路,积极推进生态圈建设,着力将现代产业园建设为韶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努力成为华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园区、产城融合示范、智慧应用基地。
余刚表示,中金岭南将把握发展机遇,按照建设国家级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的目标,与韶关在“政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加快传统工业企业向现代化园区转型,共同探索实践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老工业基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韶钢、宝地广东、宝武清能、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中震科建(深圳)控股有限公司、湖南镭目科技有限公司嘉宾,中金岭南、中金岭南军芃公司、深圳华加日铝业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嘉宾,后续“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企业负责同志参加现场会。
华旭初、刘启宇、黄星会、颜玉明、罗晓勤、陈磊、高冬瑞、李欣、刘大济、卢春燕等市领导,韶关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政有关负责同志及园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现场会。
来源:韶关发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