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人齐打call 天府历史文化地标灿若星河
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国家一级博物馆武侯祠,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三苏祠,离成都最近的梦里水乡黄龙溪,浣花溪畔诗圣旧居杜甫草堂,因一首成都而为无数文艺青年魂牵梦绕的玉林街道……还有三星堆遗址、峨眉山、青城山……
“唤起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大型系列采访活动,公众投票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名山大川,四个子榜单之一的“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地标”,目前挤入前十的名单上,一个一个名字,可谓是灿若星河、熠熠生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网络投票前十排行榜上,来自成都的文化地标占据了“大半江河”,共有六个,分别为武侯祠、双流黄龙溪、杜甫草堂、玉林街道、青城山、和宽窄巷子,可见天府之国的文脉之深远和名气之大。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除了成都的地标,被誉为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之一的三苏祠,目前以179576票暂居第二。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的三星堆遗址,目前暂居第六。“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有“峨眉天下秀”之称的峨眉山,紧随其后排名第七。
在前十榜单上,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学校的身影,位于宜宾的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简称“江安国立剧专”),目前暂居第十,它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摇篮,在戏剧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专家名人打call
川大教授蔡尚伟:
诸葛亮是“中国创意之圣”
武侯祠精神内涵古朴又现代
206657票!武侯祠目前位居“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地标”榜单魁首。
四川大学教授蔡尚伟可是一点儿也不意外, “十大天府文化地标怎么能少了武侯祠呢? 诸葛亮是给成都带来‘天府之国’美誉的创新创造家啊。”这位学者为武侯祠打call。
为什么名列前茅的是武侯祠?最重要的原因是诸葛亮卓越的才能和特殊的人格魅力,以及和四川的关系。如今人们说到天府之国,想当然就是指成都,与诸葛亮有密切关系。
“最开始天府之国的概念是陕西的关中地区,在历史上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好几处。诸葛亮的《隆中对》广为流传后,才是成都。”蔡尚伟认为,诸葛亮是确定天府文化核心地点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仅是具有巨大的社会知名度,同时也有现代学科知识,文理工医都懂,也是发明家和创造家,“诸葛亮绝对能称为中国创意之圣,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孔明灯……。所以这既能彰显成都古朴的一面,由能彰显现代的一面,创新创造。”蔡尚伟说。
著名编剧苏晓苑:
三星堆遗址、杜甫草堂是力荐
著名编剧苏晓苑推荐了她心中的三个文化地标,分别是广汉三星堆遗址、杜甫草堂、春熙路。
三个中就有两个挤入“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地标”榜单前十。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不仅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到5000年左右,同时证明了中华文明不仅孕于黄河流域,也孕于长江流域。二十年前,苏晓苑在当记者的时候,曾多次去过三星堆采访报道。苏晓苑表示,“三星堆遗址至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充满了悬疑和想象的空间,对于编剧而言,这是一个创作空间极大、极具诱惑力的题材。”
苏晓苑心目中的另一天府文化地标是杜甫草堂。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而文学特别是诗歌在唐代也达到鼎盛,作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杜甫,在四川成都居住四年,创作了240首诗歌。“草堂故居自然是我们文字工作者心中无可替代的‘圣地’。”
2005-2015年,苏晓苑在草堂旁边住了10年。回忆起那段经历,她感慨万千,“那正是我重新拾笔开始职业编剧的时候,先后创作了《戴着面具跳舞》、《断桥》、《花木兰传奇》、《婚姻时差》等几部剧,也许是离草堂这个圣地近的缘故,我的编剧之路也越走越顺。”
著名辞赋家张昌余:
玉林街道
天府中的一方美玉
目前排名第五的“网红”街道成都玉林,上个月22日起,正式面向全球征集规划师,邀请设计玉林图景。首批参与设计的有4个项目,包括“玉东园”以及中国首位牙科女博士张琼仙故居——颐庐,还有玉洁巷、玉寿园。
玉林街道时常给人惊喜。这块地图上方寸大小的烟火之地,俨然成为这座休闲之都的城市名片。
著名辞赋家、国学家张昌余教授从地理位置、知名程度和文化属性三个方面阐述了他推荐玉林的理由。首先是地理要冲,古今结合的焊接地,好风好水好地方。其次是名望可以说是金声玉振,名传遐迩。即使小小的玉林串串香也让人流连忘返。而那首街头巷尾传唱的歌曲《成都》,使得玉林成为了无数文艺青年心目中的圣地。
最后,玉林的街区主要以“路、街、巷”命名,几乎就是成都街巷文化的缩影,而且小街小巷的名字都很美,花开玉林的呈现,让街道绿化四处开满鲜花,甚至连洁白的墙面都画满了芙蓉和锦鲤。
“它是天府中的一方美玉、锦城里的一片芳林、城市间的一块乐土、闹市内的一曲清音。”张昌余总结道。
国立剧专首任校长余上沅之子余安东:
江安国立剧专
中国戏剧摇篮
“作为中国戏剧摇篮,可以说,江安国立剧专在戏剧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国立剧专首任校长余上沅之子、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同济大学顾问教授余安东先生在听闻“天府十大文化地标”评选活动后,推荐将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简称“江安国立剧专”)列为天府十大文化地标。
国立剧专在江安这段时期,是其发展史上最艰难,最关键的黄金时期,是师生创作和演出最活跃的时期,是剧专培养人才最多的时期,也是学校生活最丰富的时期。
“江安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在历史上不同凡响的作用,它是中国第一个戏剧艺术方面的高等学校,为中国近现代培养了一大批戏剧人才。”余安东认为,江安国立剧专培养出来的戏剧人才,如戏剧大师谢晋等,开拓了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
余安东对江安国立剧专旧址恢复也抱有自己期待,希望它能建设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当代艺术培训中心,在新时代,将戏剧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