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大合唱” 筑梦“凤还巢”——绛县“凤还巢”计划工作纪实
共谱“大合唱” 筑梦“凤还巢”
——绛县“凤还巢”计划工作纪实
王宏伟(左二)在2019年绛县“凤还巢”春季万人招聘会现场调研了解情况。 (资料图片)
通讯员 刘玉栋 张广瑞
阳春三月,和风煦煦,万物争荣。古绛大地到处涌动着“凤还巢”的热流:多个培训机构座无虚席;43个新办企业机声隆隆;人才招聘大会现场人头攒动;5050名劳动力上岗就业;北京、太原、广州、杭州等17个绛县在外务工人员各类组织相继成立;投资53.83亿元的39个招商引资项目相继落地生根;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东方关爱公益基金”管委会在这里进行了山西首家医疗设备捐赠、疾病筛查等扶持项目……所有这一切,都是“凤还巢”计划带来的新亮点、新成果。“凤还巢”计划为绛县籍在外务工人员送来家乡的关爱,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为全县人民带来无尽的福祉。
领导带头就是无声的命令
去年腊月二十三,绛县2019年“凤还巢”春季万人招聘活动启动仪式在县城人民广场举行。县委书记、绛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宏伟站在几十家招工展板面前,满怀激情地向现场众多求职者宣讲:“兄弟姐妹们,就业何须去远方,家乡亦能创大业,欢迎大伙到咱县企业找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做到照顾家人、挣钱、种地三不误。”入情入理的话语让应聘者豁然开朗。不出正月十五,全县就有5050名闲散劳动力应聘到当地几十家企业正式上岗。
2017年9月,市委、市政府启动运城市在外务工人员关心计划(“凤还巢”计划),绛县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学习文件的内容要义,并敏锐地意识到“凤还巢”计划是加快“两乡五区”建设的突破口。随后,该县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列入议事日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鹏奇任组长,县国土、住建、工商、民政、教育、社保、扶贫、税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绛县在外务工人员关心关爱计划(‘凤还巢’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出实施方案。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县上领导率先垂范,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冲锋在“凤还巢”工作的第一线。
为给“凤还巢”计划创造优美环境,该县做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决定。县长薛玉马经常走街串巷,现场规划,多方筹措上亿元对县城主要街道升级改造,组织3000多名机关干部上街清扫卫生,使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丁格把长期在浙江义乌办厂的平陆县一位亲戚劝说到绛县“凤还巢”创业示范园安家落户,兴建起山西众莱日用品有限公司,安排当地120名妇女就业。副县长王述江、毕冠军专程赶赴山东青岛市与老乡李志江恳谈,用诚心打动李志江把自己创办的轮胎厂迁回家乡,投资1800万元建起山西风轮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绛山红叶”牌摩托车、电动车内胎畅销重庆、昆明、南宁等国内终端市场,出口南非、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填补了全市空白。横水镇新庄村280多人远在包头市打工,常年不能回家,留守在家里的孩子十分想念父母,村“两委”趁学校秋假时机,租用客车把全村50多名孩子送到包头与其父母团聚。
各级领导的表率作用和实干精神为全县乡村干部做出榜样,全县上下呈现出全党动手、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可喜态势。
家乡关怀让在外游子安心
古绛镇北步康村农民王永利带领50位乡邻远赴新疆阿拉尔市打工,辛辛苦苦干了几个月,雇主却因故拖欠工资。老实巴交的王永利束手无策,只得返回家乡,看见县城大街上挂着绛县在外务工人员服务中心的牌子,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走进去,向该中心工作人员诉说了被欠薪的事情。该中心负责人一句“为在外务工人员排忧解难就是我们的天职”,让王永利看到了希望。随后,该县“凤还巢”计划领导组有关领导多次与新疆阿拉尔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联系沟通,顺利帮助王永利等人一次性要回拖欠的20万余元血汗钱。
郝庄乡东牛坞村外出务工人员杨拉娟不幸在山东高密市遇害,家属悲痛欲绝。该县“凤还巢”办公室立即召集数名司法人员组成“杨拉娟案件律师顾问团”,依据《劳动保险条例》《山东省企业在职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有关待遇》等法律法规,与高密市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一方面强调法律规定,一方面陈述受害人家庭困境,情法并举,终于说服厂方一次性赔偿受害人家属12万元。受害人家属感激不尽,专程为该县“凤还巢”办公室赠送了一面“维权娘家人,暖心凤还巢”的锦旗。
该县医保中心了解到南樊镇尧都村在外务工人员崔旭鹏全家5口人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接续不畅,便立即责成专人为其理顺了手续,让他们及时享受到国家的医保政策。
一年多来,绛县“凤还巢”计划相关机构和部门为在外人员协调、处理医疗、劳务、经营、伤害纠纷等案件20多起。绛县籍在外人员自豪地说:“有家乡当‘保护神’,我们就能放心大胆地在外工作了。”
部门合力为“还巢凤”护航
“凤还巢”计划实施以来,绛县各职能部门在县“凤还巢”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把思想和行动很快凝聚到“一切为了‘凤还巢’,一切服务‘凤还巢’”上,只要遇到难题,就全力以赴予以解决。
去年7月,数位身着红色工服的电力工人冒着酷暑在绛县城东工业园区日夜加班加点,挥汗作业、栽杆架线。原来,一家“凤还巢”企业落户该创业园区,急需新上输电线路。县“凤还巢”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电力公司接到该企业的申请后,特事急办,调配十多名技术骨干组成服务队突击为其架设线路,两个月的工期仅用了不到一个月便全部完成,收费只有平时的三分之一。
冷口乡宋东村返乡创业人士宋海燕投资500万余元,在横水镇横南村石盆沟开荒种植了2000亩花椒,因缺水导致半途而废。县“凤还巢”办公室闻讯后,先后两次协调县水务局为其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保障了新栽的花椒长势良好。
绛县山青水秀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绛北大峡谷”一期工程遇到占地和交通难题,该县立即召集国土、林业、交通等部门现场办公,很快理顺了与当地群众的利益关系,修通了景区十多公里主要道路,“绛北大峡谷”开业后,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综合年收入3000万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
真情换来“还巢”热
月是家乡明,情是故土亲。绛县“凤还巢”计划的倾情关爱换来在外游子回报家乡的初心,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升华,力与力的融合。
该县古绛镇南牛村人士、河北省商标协会顾问朱海平先后12次回乡,为绛县经济界人士传授企业管理知识和经验;安峪镇董封村在外创业的贾海燕,在绛县第二届樱桃文化节期间,投资10万元,举办“相约美丽绛县·醉美樱桃之乡——运城市绛县在外人员关心关爱计划(‘凤还巢’计划)群星演唱会”,为家乡“凤还巢”计划加油助威;卫庄镇雎村李根红、里册峪村张辉在京创业有成,心念故土,启动10亿元资金,共同开发里册峪“故绛仙晋”田园综合体项目;在福建从事服饰面料工艺加工的郝庄乡人支辉把工厂迁回故乡;南樊镇史村朱明会、郝庄乡永青村赵春宝等42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担任村“两委”主干,带领村民加快了致富步伐。
去年11月10日,首都北京天寒地冻,但北京民航国际会议中心却春意融融,运城市绛县在外人才华北联谊会暨北京分会成立大会、运城市绛县“凤还巢”计划座谈会的红色会标格外引人注目。200多名在京绛县籍人士和曾在绛县插队知青代表欢聚一堂,畅叙乡情,共谋发展。会上,北京、河北、山西在外优秀人才企业家与县政府签订了“田园综合体”“刺绣蕾丝”“花边工艺品”“生态农业观光”“环保设备加工”等8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29.86亿元。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绚丽的花朵。截至目前,绛县“凤还巢”已建立在外各类组织17个,返乡创办小微企业42个,转移就业6250人,技能培训7733人,征集创业项目23个,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凤还巢”正在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编辑:张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