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2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2、宿迁楼市,西强东弱,下滑216%,连续下滑半年,3大因素是关键3、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界首:最懂得“垃圾是放错地方资源”的小城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2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新京报讯 11月22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4年第29期),近期,该局组织食品安全抽检,抽取粮食加工品、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乳制品、食用农产品等16大类食品1072批次样品,其中检出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餐饮食品、糕点、食用农产品、肉制品、水产制品等10大类食品24批次样品不合格。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扬州佳捷汇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江阴市东力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香辣疙瘩丝,(生产日期/批号:2024-05-06,规格型号:230克/罐),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苏州市昆山苏杭时代超市连锁有限公司锦溪分公司销售的鳊鱼,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南通市崇川区李喜喜米线店使用的筷子(复用餐饮具 餐馆自行消毒),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大肠菌群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无锡市宜兴市和桥镇小朱水果店销售的杨梅,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和糖精钠(以糖精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五、苏州市昆山市锦溪镇优利惠超市销售的标称常熟市兴达食品厂生产的大吃货五香味瓜子(生产日期/批号:2023-11-20,规格型号:10kg/袋),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六、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德客中式快餐店使用的小碗,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七、淮安福壹家超市有限公司楚州分店销售的标称重庆市曾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糊辣凤爪(生产日期/批号:2024-04-21,规格型号:200克/袋),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八、扬州市广陵区宴之都酒店销售的葱油海蜇丝(自制)(生产日期/批号:2024-05-27,规格型号:散装称重),铝的残留量(以即食海蜇中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九、无锡市惠山区长安陆传华水产品经营部销售的河虾(鲜活),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南通大饭店有限公司销售的海蜇(自制)(生产日期/批号:2024-05-31,规格型号:散装称重),铝的残留量(以即食海蜇中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一、盐城市响水县响水镇蛙来了小吃店销售的牛蛙,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二、宿迁市泗洪县绿色缘超市车门连锁加盟店销售的黑粉皮(生产日期/批号:2024-06-02,规格型号:散装称重),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亮蓝及日落黄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三、标称淮安港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豆冰沙(清型雪泥)(生产日期/批号:2024-06-04,规格型号:350ml/杯),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四、盐城市射阳经济开发区购佳乐超市销售的百合,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五、宿迁市泗洪县好妈妈饭店使用的标称泗洪众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消毒的复用餐饮具(碗、杯子、勺子、碟子),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六、连云港保真连锁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马鲛鱼丸(生产日期/批号:2024-06-05,规格型号:散装称重),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七、镇江市丹阳市丹北镇东尚驴肉馆(个体工商户)销售的驴肉,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五氯酚酸钠(以五氯酚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八、徐州市邳州市香满园饭店销售的猪皮冻(自制)(生产日期/批号:2024-06-04,规格型号:散装称重),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铬(以Cr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九、泰州市靖江润靖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江苏毕晟达农产品有限公司委托泓星优鹑食品海安有限公司生产的去壳鹌鹑蛋(卤汁)(再制蛋)(生产日期/批号:2024-06-08,规格型号:400g/袋),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十、徐州市睢宁县小郭炸鸡店使用的煎炸过程用油(自制)(生产日期/批号:2024-06-06,规格型号:散装称重),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酸价(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十一、常州市溧阳小高生鲜店销售的荔枝,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十二、连云港市苏果超市有限公司灌云分公司销售的标称连云港新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鸡蛋小麻花(咸)(糕点)(生产日期/批号:2024-05-06,规格型号:散装称重),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十三、镇江市句容市华阳街道紫果园水果店销售的荔枝,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十四、南京市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下关分公司销售的标称江苏华粮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卤猪头肉(生产日期/批号:2024-01-21,规格型号:250g/袋),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处置工作,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依法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

编辑 唐峥

校对 吴兴发

宿迁楼市,西强东弱,下滑216%,连续下滑半年,3大因素是关键

关键词:连续下跌,下滑2.16%,498万人口,连跌半年。

作为苏北地区的城市,宿迁的地理位置好,交通要道。但是人口的流失,刚需客的不足,是影响宿迁楼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宿迁的楼市,在过去一年里,走出一个小山峰形状,在去年6月份迎来高峰,然后就一路下滑,连续下滑半年之久,值得注意的是,截止2月份,仍然不见底。

咱们先看一下楼市的概况;

根据安居客资料,目前宿迁在售二手房均价是10331元/平,下滑2.16%。

具体各区县房价如下:

沭阳,11960元/平,上涨0.44%。宿城,11109元/平,下滑2.1%。

泗洪,7370元/平,下滑0.8%。泗阳,8320元/平,下滑2.2%。

宿豫,8899元/平,下滑2.7%。

从房价走势图看出,宿迁的楼市跌跌不休,一路下滑。其中,宿豫,泗阳的跌幅较大,有4个区域房价下滑,只有沭阳房价上涨。涨少跌多,西强东弱的一个楼市格局。

那么,为什么宿迁的楼市出现如此低迷的局面呢?

主要看3点;

1,刚需客不足。宿迁有人口498万,整体看不错,但是分散到各区县,就显得不多。加上库存大,目前有库存3.5万套(贝壳数据)。那句话怎么说的,有钱的人早就上车,没钱的人,哪怕是刚需,也是无效的刚需。宿迁要消耗这3.5万套的存量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2,疫情的影响。当下仍是疫情未完全消散,很多企业受到牵连,开工难,经营受困,那么,老百姓也同样是受到牵连,收入少了,大家都在为生活而努力。哪里有钱来买房或炒房呢?今年宿迁的GDP名义上增长,但是同比下滑不少,加上物价上涨,材料上涨,特别是矿业铝材的上涨,基本可以说,人们的购买力不涨,反而是下滑。

所以,疫情影响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影响着楼市的发展。它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房价调控的影响。房价调控深入到每一城每一地,宿迁过去的房价上涨也快速,但是在房价调控的两年内,一直震荡走向。

调控楼市,这个全国都面临的调整,房住不炒是永远的基调,房价调控一定的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这个消息拍醒很多购房者,特别是炒房客,让他们知道,过去闭着眼睛买房致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宿迁也是受到这样的影响。

此外,宿迁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房企暴雷,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上升等。

比如大房企的暴雷。某大的暴雷,给了房企,建筑商,购房客,炒房客很多思考。它们共同思考的主题是,当下的房产市场还能坚持多久?未来还有没有戏看?

这个基本杀死最后一批有意愿买房的人。房企的暴雷,工地大量停工。购房者还信心买房吗?不怕买到烂尾?不怕首付打水漂?我想,是人都怕吧!那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一生的积蓄啊。

以上,就是宿迁楼市下滑的原因。未来宿迁的楼市走向如何?长期得看经济发展,以及房价调控政策。

关于宿迁楼市,你们是什么观点?欢迎交流,这里是老北说房。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界首:最懂得“垃圾是放错地方资源”的小城

新华社合肥11月19日电 题:界首:最懂得“垃圾是放错地方资源”的小城

新华社记者李亚彪、郭晨、潘峰

视频加载中...

再生铅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再生塑料占全国市场的十分之一、新型动力电池占全国产能的五分之一……

创造这些经济奇迹的,是安徽省面积最小的县城——界首。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地处皖西北,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没有矿产资源,曾是省级贫困县。2022年、2023年连续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县(市)”,在多个领域跻身循环经济“国家队”,拿到近20项国家级荣誉。

界首崛起,凭的是什么?

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10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循环经济垒起了“金山银山” 也守护了绿水青山

“师傅,您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河南周口的……”

“我是山东青岛的……”

“我是江苏宿迁的……”

站在界首田营科技园园区,不到半小时,就有十几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司机把回收来的废旧电池卸下。

田营科技园隶属安徽阜阳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界首市最具代表性的循环经济园区,具备可以实现“一个旧电瓶收进来、一个新电池走出去”的全产业链。

界首每年回收利用废旧蓄电池、废铝材、废塑料400多万吨,再生铅产能99万吨,再生动力电池产能1亿只以上,全国每5只动力电池就有1只是“界首造”。

2023年,界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其中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现产值350亿元。界首市市长刘永春说:“我们的工业产值、税收七成以上来自循环经济。”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一块块“国家队”的牌子,让界首成为中国循环经济领域的高地。

目前,界首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7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4.78件,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

“如果废弃的电瓶、矿泉水瓶等产生的重金属、塑料等物质没有被循环利用,有可能需要付出几倍的代价消除其造成的环境污染。”界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伟说。

“界首地下无矿,但地上全是矿。我们在废品堆上垒起了‘金山银山’,也守护了绿水青山。”当地干部说。

在界首,各类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分布城市南北。与此同时,各类植物园、景观公园、湿地公园等绿地也相邻而立。

界首两湾国家湿地公园内,候鸟在橙黄橘绿间休憩,孩童在蓝天白云下嬉戏……这里的景象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缩影。

“这里没有我们想象中满街废品站的场景,界首的城市建设与苏浙很多清洁精致的小城并无不同。”这是不少前来界首考察的客商对于当地的第一印象。

界首市城区一景(11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界首市委宣传部供图)

小城何以涌现产业新军

界首这座小城何以能?

界首缺地无矿,为了谋生,当地不少人曾挑担外出做“货郎”,涌现了一批“破烂王”。民营企业家朱桂贤就是其中一员。上世纪70年代末,他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收废旧电瓶,跑遍了方圆百余里地。“回家后,我们支起炉子,用收来的电瓶炼铅,再卖出去。”已经75岁的朱桂贤回忆说。

界首曾有万千“破烂王”从事废旧物品回收,他们成为循环经济的开路先锋。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家家户户炼铅的小作坊式发展带来了大量环保问题。政府决心整治当地小散乱问题,因势利导,通过关、停、并、转、迁等办法,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格局。

摆脱了高污、老旧、小散的形象,界首再生铅锂、再生塑料、再生铜铝三大综合利用产业渐成规模,并吸引南都、天能、骆驼、雅迪等一批带动力强的下游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逐渐形成了循环利用的完整产业链。

从“捡回来”到“造出来”,再到“引进来”,界首实现了从“破烂王”到产业新军的“蜕变”。

市场有活力,离不开政府真给力。

“真抓实干”打造创新氛围,界首成立科创委员会,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挂帅,推动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真情实意”招引优质人才,当地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常来”的灵活用人理念,让人才既能来去自由,也能“为我所用”;“真金白银”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当地政府通过建立创新引导基金、提供企业金融服务等措施,为企业创新研发提供持续动能……

在界首市企业服务中心,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16家单位搬入其中。“很多项目都是大家在办公桌上端着简餐,边吃边谈。”曹伟介绍,服务中心实行轮流就餐,保证企业办事不跑空。

打开界首市的招商引资手册,从本地中专毕业人数到产业园区公交站台人流量,甚至地下水可采量等信息,都被逐一列出。“这种服务让人印象深刻。”一位外地客商说。

与此同时,界首的历任决策者都认识到有“舍”才有“得”的道理。

一年多前,一家央企找到界首,有意投资十几亿元的大项目,但市委、市政府多次讨论后,最终选择了放弃。

“这个项目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实际。”界首市委书记祁畅说,“界首的今天,就是‘咬紧牙关不换篇,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结果。”

界首田营科技园(10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绘制高质量发展蓝图

依靠循环经济实现蝶变的界首,正在绘制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布局产业新赛道,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

在界首,南都、天能等企业抓住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的机遇,从新公司设立到技术人员储备,提前布局锂电池、储能业务。

安徽南都华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每天约有7万只锂电池下线,通过与南都旗下企业、从事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上下游产业链内紧密协作。

转变生产模式,数智化改造赋能企业发展。

在界首,“智改数转”不断被推广,当地企业正在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打造智能工厂。

在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偌大的生产线,几名工人通过智能大屏、智慧操控系统就可以进行管理。主机设备数控化率100%,单位产量提高30%,订单交付率提升5%,吨纱综合能耗降低25%,凭借智能化车间,天助纺织获评2023年安徽省“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案例。

目前,界首14条产业链160多家企业实现了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多产业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与动力。

在界首,以循环经济为主,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正在形成共识。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依靠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研发的干法单拉锂电池隔膜打破进口依赖,进入比亚迪等行业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供应链;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一家传统的纺织企业转型为功能性新材料企业,产品打破国际技术垄断,亮相北京冬奥会。

截至今年上半年,界首市共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工业企业54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50%,2023年该产业实现产值189.3亿元。

在这个最懂得“垃圾是放错地方资源”的小城,一张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徐徐打开。

界首市城区一景(11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界首市委宣传部供图)

界首市企业服务中心(10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0月24日,工作人员在安徽鼎洋生物基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0月24日在安徽鼎洋生物基材料有限公司拍摄的产品。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0月24日,工作人员在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0月24日,工作人员在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0月24日,工作人员在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10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0月24日,工作人员在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0月25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0月25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高端铝合金门窗

系统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隔热隔音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