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

工业园区。张政伟摄

铝棒生产。张政伟摄

富源县资源富集,被誉为“八宝之乡”。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紧紧围绕煤炭、电解铝、特色农产品优势,想方设法为群众增收注入源头活水,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立足资源优势做强煤炭经济

富源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126.8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是全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和焦煤生产基地。近年来,富源县始终把煤炭产业发展放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位置,紧紧围绕“煤炭绿色发展示范区”精准定位,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煤炭产业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绿色发展,持续巩固煤炭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2023年1月至10月,生产原煤1346.5万吨、洗精煤146.9万吨,实现产值121.4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富源县“立足煤、开采煤、延伸煤”,持续提质增效、延链补链,现有火电企业2家、煤化工企业1家、洗选加工企业7家,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煤炭全产业链发展后劲。2023年1月至10月,供应电煤456.4万吨,发电132.5亿度(火电122.5亿度),实现产值43.8亿元。

该县充分发挥煤炭产业在促进就业、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作用,发动煤矿企业深入实施“百企帮百村”工程,每年为本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人均月收入6000元以上,促进群众增收。煤电企业投资2亿元,修复道路90公里,改建道路78公里,全县主干道路全面提质升级。

2019年以来,煤矿企业捐资2175.8万元,促进富源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投资710万元,建设饮水工程、培育新兴产业,帮助乡村解决发展难题,让产业建设有温度、民生保障有质感。

立足区位优势做实园区经济

富源县紧紧依托泽鑫铝业30万吨电解铝、锦鸿30万吨再生铝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以汽摩配件生产为主的绿色铝精深加工产业。建立“大招商”机制,通过“一把手”带队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今飞、飞扬、格威等15家铝精深加工制造企业落户富源,2023年1月至10月,实现铝产值63.4亿元。

该县聚焦“交通、工业、包装、建筑、电子家电”五大用铝领域,提升铝精深加工水平,强化废铝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拓展再生铝应用空间,形成46个门类42个系列3342个铝产品体系,打造了“电解铝—铝合金—铝精深加工—铝回收再利用”循环产业链,最大限度提升铝产业价值。15家铝加工企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379个,每人每月工资在3500元至5000元之间。

富源县绿色铝精深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壮大,辐射带动了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新型煤化工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龙头引领、链条延伸、工农企业抱团发展的产业共同体。健全“企业+合作社+农户”和“企业+产业+农户”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多措并举壮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胜境街道四屯社区抢抓园区经济发展机遇,成立劳务派遣公司,平均每年向工业园区输送劳动力1300余人,实现集体经济创收30万元。

立足特色优势做优品牌经济

富源县持续深耕魔芋“土特产”,前端科技推广强基地、中端市场建设育品牌、末端产品研发拓市场,努力形成产业链,年产值10亿元。

富源县设立魔芋研究所,组建100余人科技推广队伍,全力开展科研攻关,实施魔芋太空搭载育种试验项目,14项种植技术获国家、省、市发明专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富源金地魔芋种植学校常年招收全国各地学员近万名。

“富源魔芋”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无公害和有机食品认证及中国绿色食品有机认证,持续打破国际市场壁垒,成功接轨国际“快车道”,全县70%以上的魔芋产品无障碍进入国外市场,“富源魔芋”商标品牌价值达11.55亿元。

富源县魔芋产业孵化80余家魔芋生产经营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魔芋精粉5000吨,开发魔芋胶、魔芋素食、魔芋月饼等10余个知名品牌,产品畅销各地市场。

该县建成占地30亩的魔芋交易市场,入驻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电商企业122家,年交易种芋1万余吨、商品芋5万余吨,交易额8亿元,成为全国魔芋交易的“晴雨表”“风向标”。高峰期每天迎接全国各地客商3万人次,涌现魔芋营销户1036户、营销人员3160人。

富源县魔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23年,全县建成魔芋种植万亩连片基地6个、千亩连片基地30个、百亩连片基地118个,建成魔芋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魔芋种植面积达15万亩。

通过入股分红、出租土地收取租金、进公司就业进基地务工领取薪金的方式,富源县60800人在魔芋产业链上实现多重获益。

本文来自【曲靖日报-掌上曲靖】,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隔热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