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这里,启动拆除计划12月底完工
连日来,挖机轰鸣、自卸车穿梭,北支江下堵坝上,拆除工作正忙碌展开
作为北支江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一环,由区城建集团参与建设的河道清淤及堵坝拆除工程(二期)将彻底恢复北支江过流,对提升富春江富阳段行洪能力、改善北支江水生态环境、满足北支江赛事涉水需求等起到积极作用。
△北支江下堵坝
将为北支江综合治理工程
画上句号
和上堵坝一样,北支江下堵坝建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为了解决东洲岛进出的交通问题,东洲人民肩挑手堆,建成了上、下游堵坝。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堵坝对东洲岛方便交通、发展经济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北支江上堵坝建成(彭史丰提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快速建设,堵坝连接东洲岛与富阳城区的交通作用日益弱化。但因为堵坝截流带来的河段行洪断面、行洪流量减少以及水体污染问题却日益显现。恢复河道天然行洪能力,建立与富春江的水力联系,改善堵坝之间水体环境,美化水景观越发迫切。
为了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2017年,富阳启动北支江综合治理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共涉及北支江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激流回旋场馆项目、上游水闸船闸项目、下游水闸船闸工程、北支江堵坝拆除及清淤工程、北支江大桥工程等项目。其中,北支江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激流回旋场馆项目、上游水闸船闸项目、上堵坝拆除及清淤工程(一期)、北支江大桥工程、南岸堤防加固及综合整治工程(一期)都已在2022年4月底前陆续完工。
△2021年9月,北支江上堵坝拆除现场
为彻底转变北支江水环境,2022年1月,包含了下堵坝拆除及清淤工程(二期)、下游水闸船闸工程、南岸堤防加固及综合整治工程(二期)在内的北支江综合整治工程启动。目前,下游水闸船闸、南岸堤防加固及综合整治(二期)等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下堵坝拆除作为最后一环,于8月21日启动,计划于今年12月底完工。届时,北支江综合治理将画上圆满句号。
将恢复自然风貌
下堵坝拆除工程包括将下堵坝拆至0.0米高程,拆除长度约235米,两岸与上下游河道顺接;清理堵坝上游30米、下游40米河床淤泥以及整理南岸滩地600米。
△俯瞰北支江下堵坝
昨日上午,记者在工程现场看到,由于堵坝上游几十米处便是桥梁,因此相对于上堵坝,下堵坝的交通作用更弱,即使是在施工前,也已鲜有人从此通过。不光坝上长满青草,两侧也基本是荒地。堵坝下游是一个弯道,积年累月,这里形成了一大片滩地——这也是此次工程的一部分,将凹凸不平的滩地整理为岸坡,既保留了原有的自然风貌,又有助于防洪固堤。
由于刚启动,现场机器并不多,4台挖掘机及5、6台自卸车在对工地进行前期整理。现场负责人张立锋介绍,堵坝挖出的土方一部分将运往渣土场,一部分则将用作整理南岸滩地。不过,由于挖出的渣土是湿的,因此需要在现场晒几天才能运出。“待相关赛事结束后,我们将采取两个工作面同时作业,届时将启用长臂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确保在12月底前完成拆除作用。”
△前期清理工作进行中
将清除230万立方米
淤泥、渣土
相对于工地,更吸引记者的是经过清淤后,这一带水清岸绿的美景。记忆中窄得几乎快成“小河”的北支江下游,如今河面宽阔,波光粼粼。就在工作的挖机边上,一大群白鹭在翻开的土地上觅食,画面尤为生动有趣。
张立锋介绍,经过前期清淤(二期)工程,下堵坝下游的河床已基本恢复。而在清淤前,整个下游河床淤泥平均厚度有3米多,厚的地方达到4米多,河道淤积十分严重,河面大概仅剩20米左右宽度。像西湖区三阳村那一段,到了枯水期时基本断流。经过清淤,目前下游河床宽的达到100米,即使是最窄的地方也有60米左右,且已经成为一江活水。
△北支江下堵坝所在水域
清淤(二期)采用的是绞吸船清淤,再利用接力泵,通过管道将淤泥运输至排泥场。为减少影响,此次清淤管道沿着东洲岛尾的外围铺设,几乎绕行了半圈,足足经过五级压力泵。与清淤(一期)的淤泥处理方式相似,这些淤泥经过处理后将被用在土地整理等处,实现资源利用。
据总体估算,清淤(二期)将清除下游河床淤泥140万立方米,拆除下堵坝将清除渣土、淤泥约8万立方米;一期清淤已清除河床淤泥约80万立方米,工程总体将清除渣土、淤泥约230万立方米。
△清淤现场
温馨提醒:
由于整个滩地都是开放式的,施工单位很难完全将其封闭。在此,城建集团提醒,由于现场坑洼不平且有众多大型器械,请广大市民尽量不要进入施工现场,以防发生意外。
来源:富阳发布 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吴璇 摄影/视频 朱啸尘 通讯员 徐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