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枣庄山亭区景区客流回暖 近郊游研学游增多2、【共抗疫情】防疫战斗中的特殊的抗“疫”力量——枣庄社区矫正人员在前线3、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大红樱桃引领乡村振兴 销路红火吸引采摘游人

枣庄山亭区景区客流回暖 近郊游研学游增多

鲁网6月4日讯(记者杜伟宋高峰)暑假假期快到了,枣庄山亭区北庄镇境内多个景区人流量回升。据了解,熊耳山大裂谷景区截止5月底入园游客是4月份的两倍多;其中,市区近郊游研学游游客游览熊耳山逐渐增多。

旅游升温的同时,景区的疫情防控没有松懈。进入熊耳山大裂谷景区前,游客要出示健康绿码、佩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测量……

6月2日,记者从北庄镇大裂谷景区、后峪佳香源生态园等多处了解到,市民、学生的户外健步行、研学游、近郊游已成为游客的出行主流,也让寂静许久的山区旅游业有了久违的热闹。

爬上森林茂密的熊耳山;走进清凉世界大裂谷,看地质奇观,寻找当地奇异稀有树种漆树,赏榴花似火,品美味名吃菜煎饼……暑期漫漫,难得的是景区的宁静清新清凉、负氧离子含量很高,地方美食众多。

暑期临近游客量正在恢复

“多日不到几十人,今天入园近百人。”5月28日下午,熊耳山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比起三四月份较为冷清的游客量,连日来游客人数确实出现了一个小高峰。随着疫情防控趋势好转,景区游览逐步升温。预计今年暑期出游的人数,会达到往日正常周末的游客量。景区的工作人员也透露,“今日来熊耳山旅游的人不少,仅仅枣庄日报社组织的小记者研学游团队就来了60多位游客”。

北庄镇佳香源生态园方面告诉记者,近期,佳香源生态园的游客较之前有所增长,6月1日,入园游客有市中区、薛城区、山亭区和周边地区户外行近郊游游客50多人到访参观游览;其中“枣庄雪姐”直播团队和市中区“枣庄一家亲”户外旅游团队40多人在园内参观游览、纷纷系上红领巾载歌载舞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大家品尝了纯正的农家大锅饭,感觉香甜无比。薛城游客郭相滢、宋刚表示,园区农家风味十足,山水风光优美、民风朴实厚道,各类农产品物美价廉,核桃油和连翘茶口味独特,我要多带一些送给亲戚朋友们品尝一下。下次我们要带着孩子来感受农家生活,接受社会劳动教育,欣赏美丽田园风光。

北庄镇佳香源生态园理事长宋文武表示,明显感觉到游客的出游意愿正在恢复,恢复不仅是因为园区建设日益完善,还受到了疫情好转的影响。6月4日我们园区还将迎来第二批研学游小记者团队,我们组织工作人员加强体检和培训,新进吸纳西羊泉村村民王祥玲、李满英、李修丽、宋开银、宋开金等村民充实到到园区一线工作,不断完善加强后厨管理和服务培训,让更多村民就近打工增加收入。现在200人的团队我们园区也有能力接待了。

景区全面复工开园,管理措施不敢放松

熊耳山大裂谷景区周边有枣庄市四大国有林场,即鸡冠崮林场、抱犊崮林场、龙门观林场和徐庄林场,加上景区的高密度植被种类,这里的水系水质优良,空气质量市内最优,更加适合康养游、自驾游、户外行。熊耳山大裂谷景区负责人李文武表示,为迎接暑期游客高峰的到来,我们一方面练好内功,另一方面做好“外功”。除了坚持疫情常态化防控、加强内部管理、做好防火防洪涝准备以外,我们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完善景区主体建设,努力适应和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继续完善旅游服务内容,让游客来的放心、玩的舒心、吃得开心,持续擦亮“好客山东”旅游品牌。

出入熊耳山大裂谷景区,游客在入景区前要出示健康绿码并接受体温测量,游客在室内游览必须保持1.5米的安全距离,游客在检票、乘车时也必须有间隔地排队进行,不能拥挤。同时,景区内设有临时隔离室,一旦发现可疑病例,会立刻采取相应措施,室内景区每日至少消毒3次。游客入园后,工作人员会定时对景区消毒。

【共抗疫情】防疫战斗中的特殊的抗“疫”力量——枣庄社区矫正人员在前线

2月11日下午,薛城区巨山街道某小区爱心人士齐馨(化名)来到街道办事处,亲手将自己捐赠的50桶共200斤75%医用消毒酒精,交到了工作人员手里,助力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在此同时另一位志愿者宋刚(化名)则正在巨山街道某小区疫情防控一线志愿在岗值班。

而无论齐馨还是宋刚,他们都拥有一个有点“特殊”的身份——社区矫正对象。自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在枣庄市各基层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些像齐馨和宋刚一样身份有点“特殊”的群众一直在默默地为抗疫工作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和力量,他们有的捐助给社区急需的抗疫物资,有的主动请缨,和众多基层党员干部一样,忙碌在抗疫的第一线。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彰显了社区矫正制度的优越性和教育矫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他们的觉悟和行动,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他们点赞。

“各位乡亲们,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大家不要串门,在家就是对国家、对社会做的最大贡献......”2月12日,山亭水泉镇的张山(化名)带着喇叭,在村里宣传疫情防控。张山是水泉镇的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疫情阻击战打响后,他主动放弃春节休息时间,直接找到村委会领导要求报名参加本村疫情防控工作。

他每天在本村卡点值班,进行劝返工作。针对外来车辆,甄别情况,外地车一律劝返;本地车严格按照上级疫情期间管理规定执行。对走亲访友人员,好言相劝,严格劝返。积极做好防疫宣传工作,宣传大家一定要戴口罩,不要走亲访友、不要聚会拉呱,更不要聚众打牌,做“流动的疫情防控广告宣传员”。积极做好自己家和村里的消毒防疫工作,每天背着打药桶,在村里犄角旮旯消毒。

“从除夕开始,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每天通过微信或电话询问我的身体状况,告知我相关防控措施,我也想为防控疫情尽一己之力。”张山说。

王亮(化名)是峄城区峨山司法所管理的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入矫后,他积极配合司法所的管理教育,表现良好。自全面开展防疫工作以来,他谨记不外出、不聚集,当得知,自己所在村缺少防疫值班人员时,他积极报名参加了,从2月1日报名参加至今,他坚持每天到岗,协助村里进行卫生打扫、消毒和管控进出人口等。王亮电话里这样说:“所长,我身体好,能熬夜,也抗冻,我能干,我在村口管控进出人员,有时也清理垃圾,我觉得很有意义。”

2月4日,山亭区城头司法所在管社区矫正对象王毛(化名)主动到所在村委会捐款10000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2月9日,受王毛的影响,辖区7名在管社区矫正对象委托王毛将他们捐赠的慰问品带给了城头镇行政村劝返点,送去了他们的爱心。王毛表示,自接受社区矫正以来,通过区司法局和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耐心教育和管理,自己深刻认识到了以前所犯错误,从内心深处希望做一些事情回报社会。

随着防疫工作紧张的进行,台儿庄区泥沟镇洪庄村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某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正巧,村内设立的防疫宣传卡点就在他家附近,因为设立的比较紧急,宣传点内,没有电,没有水,李某某见状,立刻找到卡点的负责人,将家里的水电接到了宣传点。宣传点的负责人说,李某某,感谢你,你做好记录,到时候用了你多少水电,村里会补偿给你的。李某某听了,手一挥,都是为村民干好事的,都是为了村里的安全,我也是村里的一份子,这个时候还谈什么钱不钱的,这个事我包了,有什么事找我,我家也近,干什么事也都方便。

就这样,李某某加入到了泥沟镇洪庄村的防疫工作中,虽然家就在几十米外的地方,他仍然在宣传点吃饭、休息,一步不敢离开。他说,村里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就要全心全意的去完成,虽然我曾经犯过错,但是现在需要我,我就要出我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不图什么回报,我只求能够为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做一点事情!

“您好,现在郭庄村因为疫情已经封闭了,外来的车辆和人员都不允许进入了,请回去吧”,“大爷,别在外面溜达了,赶紧回家去吧,现在病毒太厉害了,待在家里安全些!”,“大家伙注意了哈,现在要进行消毒啦,消毒水味挺大的,都别出门了哈”。这是台儿庄区泥沟镇的社区矫正人员郭某某在村里参加防疫工作的话语。

自从1月28日听到台儿庄区泥沟司法所宣传的其他矫正人员为村里的防疫工作奉献力量的时候,郭某某就坐不住了,他想,他们能为村里做事,我也能做事!这样的信念支持着他,郭某某不顾自身的安危,不顾家人的反对,投身到防疫一线的工作中。

一天下来,郭某某不知道要劝阻多少人进村、出村,不知道要给多少人员测量体温,不知道要宣传多少次佩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尽管也有一些人不理解,认为他不是党员,也不是村里的干部,干这个活又脏又累,还不给钱,出这个头干嘛。家里人开始也不理解,但是这都没有动摇他的心。他说,我之前因为年轻不懂事犯过错,大家都认为我不正干,现在我要为村里出一份力,做一个板板正正的人。慢慢的,村里的百姓看他的目光由不解,变成了钦佩,家里人也慢慢支持他。

社区矫正人员参加村内防疫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村内的安全,百姓的安危,更是矫正人员投身社会、奉献社会的积极体现,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矫正人员有获得感、成就感,更好的改造自己。

近年来,枣庄市社区矫正工作始终坚持把教育和矫正放在第一位,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促使其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在管矫正对象严格遵守春节期间和疫情防控期间的管理规定,不但做到了服从管理、加强防护,不添乱、不添堵,还积极参加辖区防疫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他们多数是在得知辖区设立疫情防控卡点之后,积极主动要求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值班的,配合村(社区)在路口防控卡点检查过往人员、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疑点,协助卫生消毒等各项工作,在志愿活动中逐步改造自我、提升自我。

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大红樱桃引领乡村振兴 销路红火吸引采摘游人

鲁网5月13日讯(记者 杜伟 宋高峰)立夏过后,樱桃红了,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刘沟村南,枣庄市陶然农牧有限公司的陶然农庄的31亩大樱桃暖棚里的1550棵大樱桃果树进入盛果采摘期,占地200多亩的陶然农庄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走入农庄,大樱桃采摘园里不时传来游客的欢声笑语。红彤彤的樱桃掩映在翠绿的枝叶间,闪耀着诱人的光芒,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去采摘。5月12日一大早,大樱桃种植基地就迎来了游客,大家在园中穿梭采摘,享受采摘的乐趣,品尝最鲜美的味道。游客宋刚说:“自己摘的肯定新鲜,大樱桃酸酸甜甜挺好吃,在城市近郊能有这么一个地方,太好了。”“听说这里的大樱桃都是用纯净水和特定配料的有机植物营养液养大的,樱桃树生长的壮,口感也好。”游客郭相滢高兴地说。

樱桃采摘正当时 疫情防控不松懈

“今年雨水偏少,我们浇水的时候,添加了绿色有机植物营养液,樱桃还是格外甜。”陶然农庄大樱桃基地大棚种植户高美兰介绍,“除了大樱桃树,基地里还养了一片鱼塘,种了黄桃树和有机小麦,来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绿色的农产品。”高美兰说,“现在农庄景色美了,名气大了,很多游客冲着美味的大樱桃来到刘沟村。”“以前樱桃熟了,我们还得采摘后运出去卖,现在游客直接到村里采摘,网上销售订单不断,北京深圳的订单不少,快递车辆直接来打包装运外送,我们足不出村就能解决樱桃的销售问题。”

为做好樱桃采摘季的疫情防控工作,邹坞镇制定了详细的服务保障方案。在刘沟村,各路口都安排了志愿者及街道工作人员进行值守。同时,邹坞镇还在游客密集区域设立了临时便民服务点,专人值班,满足游客需求。各生态园区都安排了专门工作人员,对进入园区的游客登记测量体温、扫场所码、查验健康通行码等。同时,严防人员瞬间集聚,控制瞬时流量,做好客流疏导避免人员拥挤。

打造休闲农业 推进乡村振兴

自2011年以来,邹坞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挖当地优质资源,引进枣庄市陶然农牧有限公司,主打乡村合作社规模化特色种植,成方连片打造刘沟村生态园区。陶然农庄大樱桃采摘园经理徐裁坤说,“枣庄市陶然农牧有限公司位于薛城区邹坞镇刘沟村南,于2010年10月14日在枣庄市薛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在公司发展壮大的12年里,他们始终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务,公司主要经营畜禽饲养、销售;造林、绿化、经济林苗木及种子批发、零售;果品、蔬菜种植、销售;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农庄创新“特色种植养殖+绿色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先后建成31亩大樱桃暖棚采摘、10亩坑塘养鱼垂钓、100多亩有机农业蔬菜种植、黄桃专业种植等基地,实现产业融合发展。邹坞镇还通过流转大量闲置土地,扩大生态园区规模,促进水果酵素饮料、地瓜粉条等特色农产品销路,构筑起“基地经营+观光采摘+农事体验+餐饮民宿”多种业态相互支撑发展的休闲农业新基地,真正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稳步增长,陶然农庄经理徐裁坤表示,今后将持续优化大樱桃基地种植布局,加快技术体系建设和实用新技术推广,不断提升樱桃特色产业的优势和影响力,让乡村产业落地开花,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高档断桥铝门窗

门窗品牌

高端隔热门窗

系统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