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亩赚2万菜农却不愿种破解生姜贮藏难题要做好4点生姜一亩产量多少
生姜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一种调味品,它的商品器官是辛辣的地下块茎。生姜产量比较高,管理得当的话,每亩地产量可以达到1-1.5万斤,而且生姜的价格也较为可观,地头收购的价格一般能达到2-4元一斤,减去成本投入后,保守估计一亩生姜的纯利润在2万元左右,在所有的蔬菜里面属于比较高的。
但是从生姜上获得栽培利润并不容易,除了我前面分析的姜瘟病等病害构成的严重威胁外(
生姜:1亩利润1-3万,为啥还少有人种?1大难题让人望而生畏
),另一个很重要,也是令很多菜农朋友不敢轻易尝试种植的原因就是生姜的储藏风险。生姜储藏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高,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烂窖,这就会导致即将到手的利润化为泡影。避免生姜烂窖,从生姜栽培上获得可观的经济利润,需要重点解决好一下4个问题: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姜窖选址和消毒问题
这一点是生姜安全储藏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在实际的生产中,很多姜农往往就损失在这上面,前不久就有报道,河北的姜农因为姜窖积水,导致价值几十万的生姜全部被泡烂,损失惨重。
具体来讲,
选址的位置首先要确保要高燥,并且地下水位比较深
。姜窖的深度一般是五米左右。在往下挖的时候,如果发现土壤有渗水或者是湿度比较大,这个地方一定要废弃,这一点在挖窖的时候稍加留心就能做到。
对生姜安全储藏造成的更大隐患在于春季融雪或者是降雨过程中,因为地势比较低洼,造成渗水、灌水。因此,挖窖的时候除了注意是不是渗水之外,还一定要看好与周围的相对高度,避免初春融雪或降雨形成积水下渗。
再有就是做好姜窖消毒,当年新窖可以不消毒,但老窖必须消毒,发生过烂窖的要把窖内四周的土刮掉3cm厚再消毒,消毒可采用生火熏烟,也可以喷施药剂,建议喷施可杀得三千溶液,因为里面的铜离子对细菌和真菌性病害都有杀灭作用。
第二个就是生姜在入窖之前姜块儿处理
先来看一下主要表现,第一就是收获生姜的时候,因为灌溉或降水等原因,造成土壤湿度太大。如果在采收之后入窖前没有经过适当晾晒,在入窖之后就容易造成湿度过大,并为病菌快速滋生创造有利环境。
因此,在生姜在入窖之前,一定确保块茎表面不能过于湿润,可以经过适当的晾晒之后再入窖。再者,去窖之前一定要把有伤残的,有病斑的生姜给挑选出来,因为生姜上的伤口会为病菌的入侵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个就是储藏期间的湿度问题
环境湿度大会加速病菌繁殖,但是生姜在储藏环境湿度过低的话,又容易引起失水皱缩导致商品性降低。因此生姜贮藏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在储藏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除了做好选址以及入窖前的晾晒降湿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姜的储藏过程中,要加强管理。
具体来说,首先刚入窖的时候生姜呼吸作用还比较强,在呼吸过程中就会释放出水分从而增加环境湿度,应对的方法首先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排湿的环境,具体来说在码放姜块的时候每铺一层姜要铺一层沙,因为沙土的透气性和透湿性都比较好,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汽和热量可以及时散失。
所覆盖沙土的厚度一般为3cm左右为宜,同时每隔40cm左右的距离,插放一个直径大约20cm左右的草把,草把中间透气性比较好,生姜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出的水汽和热量,可以通过草把这一通道及时的排放出去,避免沤堆腐烂。
再一个就是要在姜窖里里放置湿度计,并勤查看里面的空气湿度,
相对湿度以控制在80%左右为宜,
湿度过大的时候要及时通过通风,放置生石灰等手段来进行降湿。
第四个就是加强温度管理
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生姜块茎的呼吸作用强度会明显提高,水分和热量释放出的也比较多,这样容易造成沤堆或者是因为湿度过大造成细菌滋生速度加大,加快生姜腐烂的速度。再一个就是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生姜的呼吸作用也比较强。自身的营养物质消耗比较大,也会降低品质。但是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生姜容易受冷害并导致生姜的商品性大大降低。甚至于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因此,在生姜的储藏过程中,加强温度管理也是决定生姜储藏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生姜适宜储藏在温度范围是15摄氏度到18摄氏度,在温度低于十摄氏度的时候就容易受冷害。在高于20摄氏度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及时的这个放温通风来降低温度或湿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