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5年第一季度短期融资券利差分析报告2015年第一季度多少天
释 义
短融:短期融资券,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依照相关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并约定在一年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如无特殊说明本文均不包含超短融。
本季度:2015年1月1日~2015年3月31日
国债利率:一年期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
利差I:发行利差,短融的发行利率与其起息日的国债利率的差额,反映在特定利率市场环境下短融的信用风险溢价水平。
利差II:交易利差,短融上市后两周内的首个交易日的收益率和当日的国债利率的差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特定利率市场环境下短融的信用风险溢价水平。
一、短融发行基本情况
本季度,央行继续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市场总体资金面较为宽松,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335家非金融企业发行短融445期(含超短融),合计发行规模为6436.70亿元,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较上年四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长。其中共有197家企业累计发行短融207期(不含超短融),发行总额为1764.80亿元,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较上年四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环比分别下降5.48%和19.85%,同比则分别下降10.00%和26.14%。
本季度,短融发行主体的信用等级仍主要分布在AAA级~AA级。
从发行期数来看,本季度各信用级别主体所发短融的期数分布仍主要集中在AA+~AA-级,发行期数占发行总期数的81.16%,其中AA级主体发行的短融期数仍然最多,占总期数的38.16%。与上年四季度相比,AA-级主体所发短融期数和其在总期数中的占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AA级主体所发短融期数优势更加凸显,AA+级主体所发短融期数超过AA-级。
从发行规模来看,本季度各信用级别主体所发短融的规模分布主要集中在AAA级~AA级,占发行总规模的91.88%,其中AAA级主体所发短融的规模仍然最大,占发行总规模的41.42%。与上年四季度相比,AAA级和AA-级主体所发短融规模在总规模的占比有所升高,AAA级主体所发短融的规模占比优势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AA级主体所发短融规模在总规模的占比有所升高,且其占比超过AA+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