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6年会发生什么这两大信号最值得关注2016年会有多少人失业
我曾经说过,移动互联时代有两样东西是“不朽”的,一个是自拍,另一个是鸡汤。鸡汤这东西,虽然明知没什么营养,很多人却忍不住要喝。但是喝多了,又觉得腻。
鸡汤之弥漫,本质是人心的荒漠化,是对抚慰的渴望。
当人们的阅读和交流都变得碎片化的时候,灵魂就慢慢失去滋养而变成干花,面目可疑的鸡汤于是成了现代人的精神甘泉。这其实是一种很可怜的生存状态,和吸霾没什么两样。
我的忠告是,灵魂越是饥渴,越要加强学习。比如,读一读团结湖参考(ID:Talkpark),品味难得一见的分割线,都是非常滋补的。
整个元旦假期,我都在认真学习。学习的过程很有趣,也颇有一些心得,感觉自己已经可以尝试回答很多团友提出的问题:2016年究竟会发生什么?
先说说经济方面。新年伊始,人民日报就用很大篇幅刊登了一篇重磅文章,叫《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问者是媒体,回答者是“权威人士”。很多人都在分析这个“权威人士”的身份,但我觉得这个并不重要。从文章的语气看,这位“权威人士”既是经济领域的行家,又有很高的政策水平,无疑是顶层设计的参与者。他不仅详细解释了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训谕”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工作的认识上来。
这个认识可以用三个词组来概括,即“三期叠加”、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既然是改革,而且是结构性改革,肯定就会带来某种冲击。为政者最想化解的是“换挡焦虑”,就是今后到底该干点什么。普通人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改革之“痛”。2016年肯定不是无痛之年。对于主政地方的人来说,以往所习惯的发展思路需要做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比如,大拆大建这种技术含量很低的事基本上就不用再干了,接下来该琢磨怎么提供绿色的、有效的供给。2016年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问题,但对于很多身处过剩产能产业链上的人,可能会面临新的人生抉择。你所在的企业是“僵尸企业”吗?你是在为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低端产业服务吗?你习惯了跑门路从政府手中接单吗?如果是,就要做好“忍痛”转身的思想准备。
“七问”这篇文章有个很醒目的提法,是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窗口期”。
所谓窗口期,就是说一旦错过,它就会关上。权威人士告诫说,如果错过了窗口期,“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
这个话很重,但它所表达的恰恰是改革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所以,无论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个改革都会如期到来。一些过剩产能比较集中的地区将会首当其冲,至于是哪些地区,你走到街道上闻一闻、看一看,基本上就明白了。
政治方面,信号也非常强烈。元旦刚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了更重磅的两篇文章,是关于一本书的首次公开发表的内容摘登,这本书就是《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说实话,如此个性鲜明、情感强烈的“论述摘编”,我还是第一次读到,真的可以说是尺度很大。虽然是“首次公开发表”,但其中不少提法,已经被很多人转述过,只是以前人们不知道其出处。比如,去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发言人吕新华提到了“铁帽子王”,坊间为之一惊。但读了“摘编”之后就发现,原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依法治国研讨班上就说过: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类似的说法在“摘编”里还有很多,比如政治利益集团、逆淘汰、牛栏关猫、“关键少数”、妄议中央大政方针、“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等等。
七个部分的“摘编”内容读下来,能够体会到习近平对纪律涣散、信仰丧失、缺乏敬畏、腐败滋生、拉帮结派等政治现象的强烈痛恨。由此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过去两年多来,反腐的力度那么大、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要求提得那么高。这些高能的“摘编”在新年之际放出,既是严肃的告诫,又是庄重的宣示,表明执政党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决心无法动摇。
所以,2016年政治领域会发生什么呢?
纪律和规矩的弦会绷得更紧,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不会改变,反腐败的力度不会减弱,制度反腐的进度会加快,对一把手的监督会加码,对高级领导干部的要求会更严。
就在这几天,中央批准了中央纪委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这意味着,
派驻和巡视将成为党内监督的两把“抓手”,死角、破窗将会无可遁形。
2016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股市出现了熔断现象,很多人都拿这个事情调侃。我倒是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开端。
有熔断,才有更安全的通电。有跌停,才有更健康的反弹。
这两年来,很多人内心不也出现过熔断现象吗?但是,潮平两岸阔,该干嘛干嘛。咦!这两句话怎么有点鸡汤的味道?
(文/蔡方华)
微信号:Talkpark
商务合作及投稿邮箱:talkpark@ynet.com
声明: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处、微信号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