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军改之前,军委管辖单位包括解放军四总部、四个军种、七大军区和三所军事院校。这些单位2016年军改以后,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其中解放军四总部变成了军委多个职能部门,成立了陆军领导机构,七大军区变成了五大战区,还新成立了不少单位。

由于调整力度非常大,所以军队也有一些单位的级别被调整了,以副战区级单位来说,过去军委直属的副战区级(副大军区级)单位非常少,但是这次军改以后,副战区级单位明显多了起来。在过去要想成为军委直属单位,至少应该是正大军区级,只有副大军区级的国防科大例外。

但是在这次军改中,国防科大从副大军区级调整为正军级,仍然隶属于军委。除了国防科大之外,军委直属的正军级单位还有好几个。但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接下来盘点一些军队当前的副战区级单位。

中央军委职能部门有7个副战区级单位:军委后勤保障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办公厅、军委训练管理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军委政法委、军委科技委。

这些单位中,军委后勤保障部就是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改编的,军委装备发展部就是原解放军总装备部改编的,在过去,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都是正大军区级单位,而且部长都是军委委员,此次军改以后,不仅名称改了,而且连级别也被降了半级。但是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军委装备发展部的部长,仍然以副战区级军官的身份,高配为上将。后续应该回归为正常的副战区级中将,不可能一直高配为上将,现在的这种高配是过渡性安排。

军委办公厅的级别没有什么变化,仍然和过去一样。军委训练管理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军委政法委、军委科技委都是过去解放军四总部的二级部升级调整而来的。这其中的军委国防动员部是管理省级军区的部门,负责包括兵员征集、预备役和民兵的训练管理、边海防管理等等职能。

军委独立单位1个,即联勤保障部队。

这是军改新成立的一个部门,刚成立时为军委后勤保障部的下属单位,级别为正军级,但是过了两年升级为副战区级,同时调整为军委直属单位。联勤保障部队总部在湖北武汉,下辖5个分中心,对应五大战区的联勤保障任务。

军事直属军事院校2个:国防大学和军事科学院

。这两个单位,再加上国防科大是我军教育培训单位的排头兵,在军队教育培训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但是军改以后,国防大学和军事科学院都被降级了,从过去的正大军区级,降了副战区级。不过校长(院长)的军衔,仍然高配为上将。国防科技大学从过去的副大军区级,调整为现在的正军级。

战区有23个副战区级单位,包括战区总部10个,即五大战区的参谋部和政工部

。另外战区军兵种13个,五大战区下辖战区(海军、空军)均为副战区级,理论上战区应该有15个副战区级单位,但是由于中部战区和西部战区并不沿海,所以没有设立战区海军,就这样少了2个,所以五个战区只有13个副战区级单位。

另外军委军兵种的参谋部、政工部和纪委也都是副战区级,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一共21个副战区级单位。这些单位的参谋部、政工部和纪委,就是过去的司令部、政治部和纪委,级别都比单位总部低了半级。

这里陆军有些特殊,除了参谋部、政工部和纪委,还有2个副战区级单位,即新疆军区、西藏军区

,这2个副战区级的省级军区不归国防动员部管辖,而是隶属于陆军总部进行领导管理。军改后有3个省级军区划归陆军总部管辖,即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和北京卫戍区。

在过去很长时间,由于地位特殊,北京卫戍区的军政主官高配为副大军区级中将,军改后取消了高配,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和政委回归为正军级少将。和北京卫戍区情况类似的,还有驻港部队,虽然是正军级建制,但是军政主官都高配为副大军区级中将。本轮军改后,驻港部队也取消了军衔高配,军政主官回归为正军级少将。

海军的三大舰队(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也是副战区级,但这3个副战区级单位,其实就是北部战区海军、东部战区海军、南部战区海军,属于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上文都及列入战区军兵种了,这里就不再计入了。总体来看,军队的副战区级单位,分布在军委职能部门、军兵种和战区3个不同的系统中。

上海影像测量仪特价销售

自动测量仪器

OGP影像测量仪

自动测量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