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8年私营与非私营单位人均收入排名丨最高人均收入147678元3814的比值是多少
(官方界定的私营法人单位主要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商投资经济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5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城镇私营单位与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报告。就此,南方财富网根据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整理了以下信息:
从上图可见,去年我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较2017年增长了3814元,达到了49575元。名义增速为百分之8.3,若扣除价格因素,则实际的工资增速为百分之6.1。而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在2018年的工资较2017年增长了8143元,达到了82461元。名义增速达到了百分之11,超过了城镇私营单位,实际增长也达到了百分之8.7。
从工资对比表中可以得到,城镇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比城镇非私营单位高出32886元,同比增加高出4329元,名义增速高出2.7%,增速提高比低了0.5%,实际增长率高出2.7%。
然后我们再从四大地区的差异来看,2018年不管是城镇私营单位还是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同样以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的顺序由高到低排列。
从分地区平均工资对比表来看,东部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比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高出38023元,名义增长率高出0.8个百分比;中部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比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高出27922元,名义增长率高出3.9个百分比;西部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比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高出31913元,名义增长率高出4.6个百分比;东北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比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高出28340元,名义增长率高出3.0个百分比。
从以上两份分行业人均工资排行榜来看,无论是私营单位还是非私营单位,收入排名第一的都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均工资分别为76326元和147678元,名义增长率分别为8.4%与10.9%;排名第二的都是金融业(主要是各种保险代理、典当行和投资咨询公司),人均工资分别为62943元和129837元,名义增长率分别为20.4%与5.7%;排名第三的都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类,人均工资分别为61876元和123343元,名义增长率为6.5%与14.4%。
以上就是本次南方财富网为读者们带来的2018年私营与非私营单位人均收入排名(本文属于非商业性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