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三十岁退休」

可领取为你准备的一份小小见面礼

让我们一起健康快乐的慢慢变富。

最近遇到不少朋友发问,到底该怎么买保险?

关于如何掌握买保险的正确姿势,其实从

我的个人使用手册(V1.0版)

我的服务流程说明(详细版)

这两篇文章可以窥见,一个相对靠谱的保障配置是怎么样的。

但对于某些研究型的朋友,很乐于了解和学习更多一点。那通过掌握一些基础的常识,来增加自己的判断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就来唠唠,保险配置5大原则。

原则1:

先保障、后理财。

保险可以分为这两种,一种是保障类保险,另一种是理财类保险。

通俗点来说,保障类是保住「赚钱的人」,理财类是保住「赚到的钱」。

保险保险,本身是为保障而生的。这份保障的意义最初也主要体现在人身风险防范上,

比如我们祈祷平安,配置了意外险;

我们祈祷健康,配置了医疗险和重疾险。

只有保住了赚钱的人,我们才会再去考虑如何保住赚到的钱。

当我们开始祈祷有钱花的时候,我们会开始选择配置教育金、

养老金、

增额寿等产品。

但配置理财类保险的前提,当然是已经有了保障类保险。

原则2:

先大人、后小孩。

通俗点来说,就是先保经济支柱,再保其他家庭成员。

配置保险是家庭风险管理的有效方式,也会增厚家庭财务的安全垫。

在整体预算有限的情况下,

先确保家庭经济支柱的保障,会让家庭整体抗风险能力更强。

但偏偏很多朋友一生中保险意识最强的时候,是孩子出生的时候。看着自己的亲骨肉出生,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所以不少家庭会选择优先给孩子配置完整的保障,从而进入一个误区。

理性来说,孩子最大的保障不是保险,而是父母。

在配置顺序上,优先给大人配置保障,然后才是孩子;在保费预算上,也是如此。且大人之间,

优先分配给家庭财务贡献更大的一方,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会更合理一点。

原则3:

先需求、后产品。

在《我的个人使用手册》里特别强调了需求的重要性,

具体买什么产品并不是最重要的,

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适合你的产品。

如何挑选出来最适合你的产品?我们需要先分析需求,看到底需要什么,

这些需要结合家庭成员结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收入机构、

已有保险产品、目前保费预算等实际情况,

再来综合考虑合适的产品及产品组合方案。

原则4:

先保额、后保费。

粗暴点说,买保险买的就是一个保额。

毕竟万一真的发生疾病或者意外风险时,真金白银赔付的就是当时投的保额。

以重疾险为例,当发生了重疾,保险公司赔付的金额,

是取决于购买的保额数。买了10万则赔付10万,买了100万则赔付100万。

*关于重疾险,多说两句。又被称为收入损失补偿保险。患重疾后,通常治疗+康复期需要3-5年甚至更久。

比如年收入10万,

合理保额至少需要30万。如果只投保了10万保额,是无法完全承担住风险的,也就失去了补偿收入的意义。

原则5:

保障全面、保额足够、保费合理。

合理且有效的保险配置原则,至少需要满足以下3条:

1、保障全面:

风险覆盖全面+每位家庭成员都有保障。

2、保额足够:

考虑家庭日常生活开支、负债、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

3、保费合理:

总保费占家庭收支的比例需要合理+不同家庭成员占比总保费的比例需要合理。

谢谢看到这里的你。

愿我们都能更好地拥抱不确定性。

flexpoint

光学影像测量机

ogp非接触式光学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