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透A股不同类型股票的投资路径-2010年上证指数年收盘价是多少
股市瞬息万变,今天涨的明天跌,这周涨的下周跌。有时候刚涨起来,买进去马上就跌。有时候刚割肉清仓,立刻就飞。如何才能有效的应对多变且难以准确预测的市场?这需要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去发现一定的规律,然后找到共性,以此来建立投资的逻辑,形成通往大胜率结果的投资路径。本文指在通过A股的整体波动规律,建立两套比较可行的投资路径,从各位朋友参考。
股票周期性投资路径
根据实体经济的周期分析,具体到行业上来,会有很多板块的公司同样会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规律。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种对个股的简单而明了的分类:周期性行业和非周期性行业。
如此简单的分类,主要是让大家对行业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周期性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高低点波动,受外部宏观经济影响比较大,自身发展总是会经历“萧条、复苏、繁荣、衰落”的运行周期,而不同阶段运行周期中股价表现自然各不相同,认清了这一规律对我们实际操作中应对这些行业的板块个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反之,那些非周期行业的公司,受到外界干扰造成大幅波动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一些,股价表现得也就更平稳一些。但事物总是需要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辩证的来看待:周期性板块波动较大但具有较好的波段操作机会,而非周期板块波动性则更适宜于中长期的持有操作。
经济学中有一个需要我们理解的名词叫“需求弹性”,即说当价格发生变化时会造成需求明显增减的,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需求弹性较小。需求弹性小的行业往往是关系到我们生活起居的,属于必需品,比如大米,需求弹性就很小,大米涨价了你还是得吃,而例如买房子则需求弹性就较大,价格太高买不起咱就不买,如果降价明显有能力买则会买。这样对比,你就很清楚的知道,卖大米的属于
非周
性行业,而卖房子的则是周期性行业。
具体来看,金融、房地产、钢铁、机械、有色金属、煤炭、水泥、化工、汽车等行业就属于周期性的行业,受到其他行业影响造成自己业绩波动较大;而生物制药、饮料酒类、食品、农业、种业、零售、公用事业、出版传媒等行业则属于非周期性的行业。通过看盘软件的行业分类我们可以查阅不同板块中的股票,例如通过同花顺软件主界面中的“行业”选项可以查阅出不同板块有哪些股票,如下图所示:
同时,当我们要看某只股票属于什么板块时,可以通过查看F10资料看其经营分析中主营业务,更加简便的方法是在看盘软件选中该股票然后占右键“所属板块”就能知道其属于什么板块。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因为上市公司有两千多家,
部份
上市公司经营过程中会转型或通过重组使得主营有变化而看盘软件未更新,对重仓的股票还是要仔细看清究竟其属于什么板块。
知道了股票所处板块,就能判断出其是周期性板块还是非周期板块。接下来我们看两种股票的不同特征。
首先,周期性板块与经济周期关系紧密,即两者往往呈现同向走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实体经济增长强劲,出口、投资增长明显,会使得房地产市场繁荣,而新建房屋的开工又会带来钢材及水泥的需求增长,从而使得这些行业的业绩得到提升。反之,则会使得诸多行业都陷入衰退之中。因而,当实体经济好的时候,投资者会比较看好周期性板块,当实体经济有增长加速的预期时,也会使得这些行业得到提前布局。同理,当实体经济过热,这些板块往往也会成为市场拐点的先头部队。
在实际股票走势上,周期性板块会表现与大盘明显的正相关性,甚至有时候会提前大盘出现拐点。实战中就需要把握这一要领,当大盘经过长期低迷后开始一段强劲反弹时,第一梯队上涨的股票必然是周期性板块。2006~2007年那一波行情中有色金属板块就一马当先,上涨幅度远远超过大盘,上证指数在6124点见顶之后,有色资源块块跌幅也非常的大,云南铜业、江西铜业、宏达股份等有色金属股票下跌幅度都超过70%,可谓涨之欢跌之惨。而在之后的反复震荡行情中,大盘强力反弹时有色金属板块亦提前筑底冲在前列,2010年国庆节之后大盘连续大阳线强劲上涨,当时笔者在博客上反复推荐有色、煤炭、地产等板块,此时积极这些周期性板块的朋友都获得了可观的波段收益。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实体经济低迷,通货膨胀预期骤升,但大家还是要吃饭,当年在很多板块都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农业板块一枝独秀,得益于米价、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推升了这些公司的业绩。例如登海种业、隆平高科、丰乐种业等股票在当时就逆市上声,走出了一波不错的业绩。正是基于这种逻辑思维,当时虽然大市不好,但我公开发文极力推荐并看好并参与种业类的股票,同样获得了不错的波段收益。
类似的医药类及食品类受到经周期影响较小,综观2005年到2010年,有色、煤炭等股票经历了大起大落,最后因为业绩的剧幅波动后回归,股价也跌到了低点,很多股票2011年时股价已经跌回了2008年1664点时候的价位,但很多医药股从长期来看还是处于高位,例如马应龙、云南白药这些股票则依然处于历史的高点这些股票之所以能够挺过牛熊市,就在于其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公司产品销量和价格稳中有升,基本上每年都保持20%-30%的增长率,这些股票就能够持续的温和的上涨。
周期性板块可能从5块涨到20块,又跌回5块,再涨到20块又跌回5块,如果长期持有,可能并不能获利甚至于会亏损,但能抓住波段机会,低买高卖,则能远远跑赢大市;而周期性板块从5块涨到8块,又跌到7块,又涨到10块,又跌回9块,如果长期持有能够获利,但中途如果频繁的想做波段,可能10块买9块卖根本赚不到。所以并不是说什么类型的股票好什么类型的股票不好,只是性质不同规律不同而已。
除了按行业的周期性来划分,通常笔者会将股票另外两个标准来进行划分,一是分为高成长行业与低增长行业。二是分为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
先说成长性,上市公司因其成立时间长短不一,管理层风格不一,使得公司的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有些公司想追求快速的成长,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先圈地再细耕”,这类公司主要会以价格、营销优势迅速的发展,公司的成长性表现得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从公司的年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会呈现出“去年净利润增长200%、今年增长250%”的格局,但之后成长又会放缓,这样的公司我称之为高成长公司,但按前面我所作过的分析来看,持续的高成长大多数是难以持续的,因而这类公司成长率波动会很大,例如连续增长200%后会出现业绩下滑30%等情况。而另一类公司则是经过多年的打拼,经营模式、市场份额都比较的稳定,公司主要是通过创造更多高附加价来不断的稳定并扩大市场份圈,已经完成了“圈地”而到了细耕的阶段,这样的公司就属于低增长公司,例如公路、通输、食品等行业。
按这样分类得到的不同行业表现各不相同,高成长性行业股价与公司特性一样波动幅度较大,股性活活,具有更多的波段操作机会,而低成长公司则相对较为安全,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重大关系,公司按既定的发展战略便能保持稳定的增长,适合于持有操作。
再来看传统性,在笔者看来,与我们衣食住行有关的行业就是传统性行业,这些行业伴随着人类历史而存在,另外那些行业模式稳定的工业也属于传统行业。而新兴行业,则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出现的行业,例如计算机、物联网、二维码识别等这些行业,新兴行业因为没有既定的发展轨迹依循,因而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但又由于科技的力量总是能给人类带来创新与进步,新兴行业往往能得到很多具有前瞻眼光的战略投资者青睐,而且一旦新兴产业得到突破,带来的产业化普及同样会带来极大的行业升值潜力。因而,新兴行业的公司初期业绩不会太理想,也会呈现出更强烈的波动,使得股价的涨跌变得比传统行业幅度更大,投资者具有较高的收益预期,也面临着更大的亏损风险。
通过几种不同方法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到,实现上不同属性的股票有着大体的相似性,例如我们看非周期的食品行业,实际上也属于低成长靠品质取胜的低增长行业,又属于衣食住行中的传统行业,因而我将这几大类股票按属性找到共同的特征,再归纳应对策略如下图所示。
不同板块炒作的投资路径
不同属性的板块周期性各不相同,股性各不相同,在炒作过程中先后顺序也各不相同。有些股票涨得早,有些股票涨得晚,很多投资者之所以赚不到钱甚至亏钱就是因为没有参透其中的运行规律,踏错了节奏,以至于买进去之后不会涨,刚刚割肉又涨,而追高买入的股票马上又陷入调整的境地,如此反复,苦不堪言。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大部分散户都是喜欢跟风的,总是喜欢在上涨之后才买入,而主力则利用这种从众心理实现派发。当你进去时,人家要跑,而当你不敢买时,人家则在布局出货。正是基于这种不同投资者之间心理的微妙区别,在一波上涨行情中,不同性质的股票便呈现出涨跌先后不一的特性。
上涨初期,散户投资者往往是谨慎的,而机构投资者因手中掌握的资源充分以及专业团队的分析预判将成为最先做多的力量,因而基金、社保等机构投资者会先抄底,他们把持的股票就会成为上涨的第一梯队。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上涨后会加上做多的力量,此时具有业绩支撑的二线蓝筹股会继续发力,推动股指再上涨程,但在此之前会先经历一段震荡,目的就是清洗浮动的筹码,进行充分换手以换高市场的平均成本。
以一段历史行情为例,2011年12月中旬上证指数震荡筑底,当时市场上有汇金增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利好因素支撑,但由于长期下跌,投资者信心不足,市场积弱难返,很多股票还在继续下跌。到2012年1月6日上证指数探出了2132点的新低,投资者一片悲观,但实际上此时金融地产股已经不再下跌,这些板块本身估值已经很低,平均到了7~8倍的市盈率,动态市盈率有些已经到了5倍左右。如此低的市盈率加上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预期,使得大资金开始抄底,金融股、地产股等股票已经不再跟随大盘下跌,以600016民生银行为例,到当日民生银行收盘价6.03元,较2011年1月20日时的低点4.92元已经上涨了22.56%。之后大盘在养老金入市及货币政策放松预期的推动下展开了强劲的上涨,2012年1月9日及1月10日上证指数连续单日上涨超过2.5%,此时有色金属及煤炭板块强劲上涨,000552靖远煤电更是走出了连续四个涨停板的走势。投资者在这波从底部第一次强劲上涨中积极参与此类周期性、机构重仓的股票,就能获得丰厚的收益。这也是当时我反复发文提出的:资源板块将成本轮行情的领军。
在大盘短期连续上涨之后,指数开始了震荡,上证指数震荡回落,连续调整了四个交易日。震荡时期,题材板块出现了活跃,这一阶段为市场的洗盘阶段。经过洗盘消化浮筹之后,大盘再次上涨,经过调整重新走强后的大盘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为将有力度较强的上涨,于是纷纷加入做多行情。再次上涨中,二线蓝筹股票如工程机械、装备类股票加入了做多阵营,我们在震荡时开始分仓布局二级蓝筹品种,于再次走强中便扩大了战果。然后,在之后的震荡中,投资者对上涨行情形成了共识,各路资金纷纷入市,机构、游资、散户积极参与交易,热点开始扩散。题材股甚至很多业绩不佳的垃圾股都出现了活跃,文化传媒、科技、医药等板块相继发力。
这种板块轮动的节奏基本上每波行情都差不多,笔者把这一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如下:
(1)在大盘杀到底部,放量筑底之后,首先参与的是地产、银行等一线蓝筹品种;
(2)当指数开始强劲上涨时,积极参与有色金属、煤炭等强周期性品种;
(3)拉起后震荡时,马上布局二线或三线的业绩优良品种;
(4)再次走强时,用小仓位配置些有题材的品种;
同样,当指数上涨乏力时,主力撤退也是有序的,前期领涨板块会出现不再随大盘上涨而开始放量滞涨,此为出货的征兆,但此时部份题材股表现还相当活跃,让投资者产生市场“还很安全”的感觉。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减仓手中的蓝筹品种,然后在冲高的过程中找机会清仓掉题材股,一定要清楚:天下无不欢之筵席,在股指期货的双向交易时代,不能一根筋的主观幻想大牛市,只有波段操作才能获利,而波段操作的本质就是有买就需要有卖,否则还会像以前一样先赚后平再亏最后深套。对此,需要在第四个阶段后退出,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大量的ST全面上涨,市场有时候波澜不惊,指数看上去不温不火,热点也比较散乱,可是只要调出ST板块来一看,会发现基本上全红,甚至很多都封在涨了涨停板,很多投资者看到这种情形以为是市场一片大好,实际上这就是市场即将见顶的信号。
在板块轮动的过程中,抓波段机会要特别把握的三个要点:一是第一次权重股放量上涨,这是大资金进场的信号,二是垃圾股全面上涨,这是投资者过度乐观的信号,三是权重再次放量但市场并不全面上涨,这是主力虚拉指数掩护出逃的信号。把住住这三点,在波段运行的节奏及不同板块的切换节奏上就能做到驾轻就熟,具体操作步伐可参考下图。
在权重股再次放量而不上涨时,题材股会表现得比较活跃。这一现象被称为“二八”效应,大家有必要明白这一效应。所谓“二八效应”即是说股票数量不多的权重股(即“二”股)和数量较多的小盘股题材股(即“八”股)之间会现呈出明显的此消彼涨的盘面格局,这是因为二股虽然数量少但是在对大盘起作用的“权重”占比较大,比如两桶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加上银行股,基本上就能占去整个上证指数权重的一半,他们的上涨和下跌直接会影响到大盘的涨跌。正是因为A股权重编制的不合理性(实际上也是这些股票规模极大的原因),使得主力往往可以通过操纵少数个股来影响指数涨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主力要撤退,又害怕影响众多散户的警觉,此时他们会通过拉抬少数权重股拉升指数,制造大盘安全的假象,然后实现其他股票的悄悄出货。这就使得市场中“二”股与“八”股运行经常不和谐,当“二”股上涨时“八”股不涨,而当“二股”不涨时“八”股却上涨,如同一根跷跷板,一头上去另一头就下来。
在上涨初期,当“二”股大涨我们就不必再去追高,风水轮流转,大家可以布局“八”股,而当“二”股调整时“八”股普涨同样没有必要去趟“八”股的浑水。这块跷跷板为我们指明了炒作的节奏,按节奏走就不会误入岐途。而当市场连续上涨后到了“二”股拉抬“八”股不再上涨时,很可能就是主力掩护出货的征兆了,要加倍小心。特别是中国石油这样的股票使劲拉抬指数但大多数股票震荡走低时,不要中了主力的圈套。具体在看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大盘分时线的“黄白”两线来辨别。分时线中的白线代表了“二”股的走势,而“黄”则代表了“八”股走势。如果发现盘中白线向上走,但黄线下叉白线并快速走低时,要认清局势出局为妙。
2010年国庆节后上证指数一路攀升,从2610点上涨至3100点之上,11月11日 成交明显放大,经过几波上涨,市场做多力量已经明显不足。此时,权重股走势明显强于大部份股票,下午14:15分时右,白线突然大幅拉升,但黄线已经不再同步上涨,这个时候就要特别小心了,白线继续疯狂拉抬涨至2.2%,但黄线继续跳水,两者相差了近1.6%,这是非常明显的掩护出货信号。之后,散户清醒过来纷纷抛售,当日上证指数形成顶部,直到2012年2月份,指数都还在2300点左右挣扎。见下图:
通过以上的论证,大家应该已经清楚了不同类型股票之间的规律,通过发现和总结这些归律,我们可以寻找到股票运行的轨迹,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路径。一个成熟的投资者,需要建立自己的投资路径,甚至形成路径依赖,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幻中去践行科学的投资理念与方法,获利属于自己的投资回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