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国际贸易:如何分析进出口数据-中国公司外贸数据总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世界而存在,所以进出口是宏观分析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不同产业的出口依赖度是不一样的,一些国际贸易占比大的行业和公司,比如医疗器械,对进出口的敏感性就比较大。
进出口数据概况
由于宏观分析最喜欢高频数据,因此,海关按月发布的数据是目前市场上最受关注的。Wind上可以看
出口金额当月同比(M0000607)
和
进口金额当月同比(M0000609)
。就拿出口来说,经常会遇到这种突增又突降的月份,要注意
是不是春节或其他节假日的影响
:春节前,企业会“抢出口”,导致突然高增,而节后自然是假期导致的下降。
即便不考虑节假日的影响,进出口数据在其他月份的波动也很大,因为受到国际环境等诸多复杂因素影响。下图红圈部分,就是典型的“突增又突降”,明显是受到春节的影响。
另外肯定要考虑汇率的情况,一般习惯参考
美元计价
的数据。
出口受什么影响
对出口的短期影响,主要就是外需,可以粗略地看
OECD综合领先指标
。外需的变动原因更加复杂,不同国家影响不同,适合美国的,不一定适合欧洲,日本出了问题,澳洲可能需求正盛,因此不能光看宏观指标,而是要
定性
地持续跟踪国际重要时事,对主要国家的经济指标也要分开看(相当于把我们前面的各类宏观数据都再看N遍),这必然提高了分析难度。
人民币汇率(M0149844)
也会产生影响,但短期的关联度不明显。人民币贬值会让中国产品更便宜,提高竞争力,但也相应抬高进口成本,如果企业需要进口原材料等,可能并不划算;出口增加带来贸易顺差,可能又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所以
用汇率判断短期进出口影响是不合适的
,可以用来作为对
中期趋势
的判断,此外
进口和汇率相关性更弱
,没必要判断。
进口受什么影响
进口增速其实反映了我国内需强弱,因此和
名义GDP增速
基本一致,但Wind上找到的名义GDP增速是当季值,比进口增速数据还低频,参考性不大。
海关公布的
进口价值指数(M0044421)
就代表了进口金额的增速,而该指数又等于
进口数量指数(M0044185)+进口价格指数(M0043949)
,分别代表了量和价的变化。
比起
出口价格指数(M0043829)
,进口价格指数波动更大,源于我国对大宗资源商品的依赖,比如原油。
贸易差额(净出口)
看过我以前写的笔记的读者应该能发现:市场最喜欢看增速,而不是绝对值。然而贸易差额是少有的几个关注
绝对值变动
的指标,比如
贸易差额当月值(M0000610)
。
关键数字就是0轴,如上图,大于0时是贸易顺差,也说明我国内需扩张速度还没能跟得上产品的制造能力,所以大部分出口海外。而每年2、3月往往会出现尖底,甚至出现逆差,依然是春节影响。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
出口金额当月同比(M0000607)
和
进口金额当月同比(M0000609)
。出现贸易顺差就是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但也要注意“衰退式顺差”,即两者都在下降,只是出口增速下降慢点,从差额上看似乎是贸易顺差,好像还不错,但其实是衰退所致。
进出口的结构分析
以上讲的都是总量,但很显然,不同产品对进出口的贡献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做结构分析。首先是分析
不同商品
的进出口情况,在Wind中可以搜索不同类目的具体数据。
其次分析
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结构,方法同上。
最后看
贸易方式
。海关统计了19种贸易方式,最关键的是
一般贸易、加工贸易(
包括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
。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自己买原料,做成产品后出口,是最普通的贸易,后者是外商给原料,我国加工厂加工后出口,是一种委托关系。
进出口分析总结
出口
是分析的重点,而出口是否旺盛,就看外需如何,可以看全球以及各国的
OECD综合领先指标
,但国际形势是复杂的,每个国家的现状、政策不同,所以对不同国家的结构性分析就格外重要。汇率只对中期有所影响,并不是分析重点。
既然出口的分析重点是看外需,那么
进口
的重点自然是看内需了,也就是我国名义GDP的增速,然而这个指标是季频的,没什么参考性。可以看海关公布的
进口价值指数
,它代表了进口金额的增速,而该指数又可拆分为
进口数量指数
(量)、
进口价格指数
(价)。
净出口
就是出口减去进口的差,要对进口金额、出口金额当月同比进行分别分析,警惕“衰退式顺差”带来的假象。
以上是对进出口数据的总量分析,接下来是结构分析,也就是从
不同商品、不同国家和地区
两个层面进行分别分析。
往期文章
宏观经济有什么用?为什么我要写这套笔记?详见:《
200元抄底腾讯,2个月收益率63.26%,我是怎么做到的?
》
GDP的大致分析框架:《
一文看懂GDP的分析方法
》,以及用该方法复盘了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伟大的博弈:1978~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大复盘
》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工业对经济冷暖的变动又极其敏感,开工、库存之间的错配又是经济周期形成的动因,主要包括:《
如何分析工业增加值和库存周期?
》、《
如何预测工业企业的盈利状况?
》、《
如何分析基钦周期(库存周期)?
》
GDP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政策变化、经济形势的反应最为敏感,《
一文看懂固定资产投资
》概括性地讲解了投资的相关指标,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分析意义不大,应该对基建、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分别分析。
基建的分析方法:《
一文看懂基建投资的分析方法
》。
房地产的分析方法:《
如何理解“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
》,《
如何预测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景气度?
》
制造业的分析方法:《
如何预测制造业投资的景气度?
》。
消费是GDP的重要驱动力,消费的分析方法详见:《
一文看懂消费:如何分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投资有了,消费有了,影响GDP的最后一个数据是净出口(出口-进口),本文讲的就是如何分析进出口的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