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6日),长和系旗下四大公司——长和(HK:00001)、长实集团(HK:01113)、长江基建(HK:01038)和电能实业(HK:00006)同时发布业绩。与往年不同的是,李嘉诚旗下的四大公司首次在同一天发布业绩。在业绩发布会上,李嘉诚或宣布退休。

李嘉诚的传奇人生

李嘉诚,旗下拥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长江基业、电能实业,产业横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各个领域。谈及曾多年蝉联亚洲首富的香港商贾李嘉诚,其发家史一直被诸如“传奇”、“励志”、“成功学”等字眼所包裹。

底层起步

1945年。李嘉诚被调入高升街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

1947年,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

1948年,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20岁的李嘉诚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

事业第一步

1955年,李嘉诚用积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7年,李嘉诚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产品,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

涉足房地产

1958年,李嘉诚开始涉足地产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

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

商业帝国成型

1971年,李嘉诚正式成立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长江置业有限公司”。

1972年,易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成功在香港上市,成为李嘉诚事业上重大转折点。

收购和记黄埔及香港电灯公司

1979年,李嘉诚以1.278亿港元取得和黄实际控制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实业”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

投身慈善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他已捐出28亿用于资助香港和内地的教育事业,兴建医院和老人院。

1999年,李嘉诚被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与《时代》杂志联合评为“世纪企业家”。

转战新经济领域

上世纪90年代,李嘉诚开始转战新经济领域,在3G、互联网、媒体、制药等高新产业领地投入巨资。投资组建的Orange电讯公司使李嘉诚的资产暴升一倍,创下香港有史以来获利最高的交易纪录。

荣登首富榜

2000年,李嘉诚以个人资产126亿美元,两度登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

全球收购

2010年,李嘉诚斥资91亿美元收购英国电网。

2012年,李嘉诚旗下长江基建等斥资77.53亿港元收购英国天然气供应商。

2013年,李嘉诚分别以13亿欧元和97亿港元的巨额出资,拿下了奥地利3G通讯业务,以及荷兰最大废物转化能源公司AVR35%的股权。

2015年,和黄用102.5亿英镑收购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旗下英国无线营运商O2。

撤资风波

李嘉诚及其旗下实业频频进行海外收购的同时,近年来却对其在内地及香港的资产抛售套现,不断引发“撤资”风波。

反驳内地“撤资论”

面对出售内地资产的质疑,李嘉诚再度驳斥“撤资论”。他情绪略为激动地表示,“说我撤资,在内地投资几十年,我没有卖过一块空地。”他又表示,中国是大国,每年GDP有6.5%的增长,长期而言经济都是可以支持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什么我要撤资呢?

长和系“世纪大重组”

2015年,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合并为长实地产,合计市值超过6600亿港元。

同年,长江基建集团、电能实业合并,名下上市公司注册地已全部外迁。

90岁出席业绩发布会

2018年3月16日,90岁的李嘉诚出席长和系业绩发布会。

连续20年蝉联香港首富

2018年1月,《福布斯》杂志发布2018年中国香港富豪榜,受惠于去年港股及香港楼市向好,富豪财富在过去一年大幅上升,其中,长和主席李嘉诚的净资产增加了57亿美元,达到360亿美元,并连续第20年蝉联香港首富。

4年抛售近2000亿港元资产

近4年,李嘉诚家族卖掉的内地、香港资产有哪些?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家族卖掉的内地、香港资产约1761.53亿港元。

李嘉诚的钱都投资到哪里去了?

近4年的时间里,李嘉诚卖掉的内地和香港资产将近2000亿港元,李嘉诚的钱都投资到哪里去了?

根据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00001)官网报道,李嘉诚家族近几年主要在这些国家收购了不少公司。

李嘉诚的接班人

早在2012年,李嘉诚就将长子李泽钜定为其商业帝国的接班人。李嘉诚2016年在接受彭博专访时表示,对交接班感到担心的人应该注意到,他与长子李泽钜已经共事了30年,过去几年,李泽钜也在全职打理公司业务。

ogp投影仪

影像式测量仪

影象测量仪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