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澳洲最新经济情况-澳洲公司收入
为何关注我们?——因为我们提供最关键的财经讯息!
为何推荐给朋友?——因为好内容不忍独享!
文 | 藏海墨人
澳大利亚政府预测该国15年来将首次实现年度预算平衡,但本周二也警告说,持续的通货膨胀、高利率、失业率上升和增长放缓等经济压力将使该国陷入更深的债务。
澳洲财政部长Jim Chalmers宣布,预计截至6月30日的财政年度将有42亿澳元(28亿美元)的盈余。
他还公布了明年的经济蓝图的细节,该蓝图旨在缓解最需要帮助的人的财政困难,而不激起顽固的高通货膨胀。
包括铁矿石、煤炭和天然气在内的大宗商品的高价格,加上3.5%的超低失业率所带来的所得税收入,帮助实现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澳大利亚经济陷入亏损以来的首次盈余。
Chalmers表示,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的头几年,未来两年预计将是二十多年来全球增长最弱的时期。
“在这种环境下,通货膨胀仍然是我们的主要经济挑战——它推动利率上升,侵蚀实际工资,”查莫斯告诉议会“这就是为什么预算被仔细调整以减轻通胀压力,而不是增加通胀压力。”
自澳洲政府在去年10月份发布中期预测以来,其债务前景有所改善,当初预计本财政年度将出现369亿澳元的赤字。
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现在预测在2025-26年达到峰值36.5%,即1万亿澳元,这比去年10月份的预测提前5年,且低了10.4个百分点。
但据澳政府预测,明年的财政将恢复到139亿澳元的赤字。在2024-25年,这一债务数据将再增加一倍多,达到351亿澳元。
在高利率和全球经济状况疲软的影响下,澳洲的经济增长预计将从今年的3.25%下降到明年的1.5%,而失业率预计将从目前的3.5%的近50年低点爬升到4.25%。
曾为澳洲财政部工作的独立经济学家克里斯·理查森说:“澳洲盈余是俄乌冲突及其通胀影响的结果,特别是对能源价格的影响,”他对明年出现第二次盈余不会感到惊讶。
“这不是因为任何政府的任何决定而发生的,但战争和通货膨胀是可怕的,但当前它们对澳洲预算来说是有利的,”理查森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反对党财政部发言人安格斯·泰勒也认为,盈余是最近几个月商品价格暴涨的结果,而不是政府的经济管理。泰勒说,周二宣布的政策变化不会在未来带来平衡的预算,一些新的支出会引起通货膨胀。
在澳政府的新成本中,将包括与美国和英国签订的所谓AUKUS协议,该协议将为澳大利亚提供一支由美国核技术驱动的八艘潜水艇舰队。
在3月宣布该计划的明细中,预计到205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将花费2680亿澳元至3680亿澳元。
但是,周二的预算预计澳大利亚在未来四年只需支出90亿澳元来支付前期工作,包括支持4000个大学生培训名额以提供潜艇项目所需的技能。
根据澳洲政府文件,该项目总成本预计将在十年内迅速攀升至500亿至5800万澳元之间。
预算文件说:“在设计和生产过程得到解决以及政府和交付伙伴之间的商业和其他安排最终确定之前,与该计划有关的总成本将不会被知道。”
预算还将包括19亿澳元的国际外交费用,将在五年内用于澳洲政府所描述的扩大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岛屿国家之间的接触。
文件说,作为这种接触的一部分,澳大利亚军队将为岛屿邻国提供安全基础设施和海上安全能力。
预算也包含一项146亿澳元的生活费用措施,以帮助中低收入者应对截至3月年化7%的通货膨胀,虽然澳洲通胀已经从12月的7.8%峰值有所放缓。具体措施包括帮助支付电费,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以及租金援助。
澳洲政府还计划花费113亿澳元,为超过25万名低薪老年护理人员加薪15%;失业和单亲福利也将变得更加慷慨。
澳大利亚央行表示,通货膨胀率仍然过高,并在5月2日将其基准利率提高了四分之一个百分点至3.85%。这是自2022年5月以来的第11次加息,当时的现金利率为创纪录的低点0.1%。
澳洲预算案预测,该国明年的通胀率将降至3.25%,2024-25年将降至2.75%,这会在澳大利亚储备银行2-3%的目标范围内。
在外贸领域,澳洲最近的动向是加强与
印度
的合作和往来。
澳洲总理阿尔巴内斯近期在访问印度时候说,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将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和第四大经济体,这为澳大利亚带来了“难以置信的机会”。
去年12月生效的双边贸易协定预计将极大地挖掘澳洲和印度国之间的贸易潜力,
因为96%的印度商品出口现在可以免税进入澳大利亚。同样地,85%的澳大利亚货物出口可以免税进入印度。
在2022财年,印度是澳大利亚的第九大贸易伙伴,双方希望在未来五年内将贸易额翻一番。
根据经济智囊团全球贸易研究计划,2021-22年度,印度对澳大利亚的出口总额为83亿美元,从该国的进口为167亿美元。
印度对澳洲的出口范围从农业、服装和铁路发动机到电信比较广泛,而印度从澳大利亚进口的95%是印度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和矿产品。
(本文完)
【重要提示】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以上观点仅代表相关作者或媒体意见,不代表我方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或商品购买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