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香港分红储蓄产品的红利实现率-红利发的利息是多少
目前香港保险市场主流的产品大多属于分红保单,分红保单很受消费者欢迎,一方面分红可以为保障型产品带来不断“增长”的保额用以抵御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消费者还可以与保险公司一同分享公司的投资收益。
然而,分红保单的“好”与“坏”在业内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分红派发并非保证”,保险公司如不谨慎设定假设,科学管理公司的分红储备金,很容易使保单的分红收益与消费者的预期大幅偏离,引起消费者的不满。
于是,
香港保监处于2017年1月1日施行「指引十六」
(GN16 – Guidance Note on Underwriting Long Term Insurance Busines),
强制要求保险公司在自己的主页上公布过往五年分红保单的红利实现率及过往派息记录,同时需要说明分红的计算方法。
分红保单的红利实现率对于消费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红利实现率一旦公开披露,相当于“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能有效杜绝行业中的误导销售现象。
客户可以通过保单实现率,去了解计划书里面预计金额和实际派发金额之间的比率。
那么,实现率是怎样计算的呢?
就是以实际派发的金额除以当年投保的时候展现给客户计划书里面所显示的预期分红金额。
一般分红寿险产品分为,现金红利产品与复归红利产品。
现金红利产品一般会派发周年红利、以及终期红利。
而累积的周年红利与终期红利的实现率都会分别计算。
周年红利,如果客户选择累积所有已派发的周年红利,在保险公司的积存账户里,就会不断累积利息。例如,某一个分红寿险的产品会在每个年度结束之后派发红利。在第一个保单年度结束之后,保险公司就会派发第一次周年红利,假设客户重来没有提取过任何一次派发的周年红利,那么派发的红利就会开始在保单里面积存利息,在第二个保单年度结束之后,除了有次上一年派发的周年红利及积存利息之外,保险公司还会派发第二次的周年红利,以此类推。所以,从周年红利派发起,每一年所派发的周年红利会不断累积,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那么,累积周年红利实现率是怎样计算的呢?
只要将保单过去多年实际派发的累积周年红利和利息,除以建议书上的预期金额,就可以算出周年红利实现率了。
举个例子,客户在2010年的时候投保了“特级高息保储蓄计划”,在2015年时,这份保单已经生效了五年,建议书上显示的周年红利以及利息,在2015年时候将会累计到720美元,而实际上到2015年累计派发的红利和建议书上面所预计的数字是相同的。而周年红利积存利率会随着市场的利率调整而调整,所以这一部分派发的利息有可能会比预计利息会少,所以在2015年实际派发的周年红利及利息是714美元。将两者相除,就得到实现率为99%。
客户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官网,可以查询2010年生效的保单,到2017年的所累积周年红利,实现率是99%,至于2011年及之后生效的保单,到2017年的累积周年红利实现了,客户也可以在网站上查询到。每年保险公司都会公布上一年度的实现率。
让我们再来看看终期红利
,终期红利会在理赔、退保、或者期满的时候派发。
终期红利的实现率就会以过去一年实际支付的终期红利除以过去一年实际支付的预期金额来计算。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复归红利产品
,复归红利产品里面会派发复归红利以及终期分红。实现率计算方法和前面提到的现金红利产品差不多。
复归红利实现率会用保单上所累积的复归红利现金价值除以建议书上所显示的预计金额来计算。终期分红实现就会用过去一年实际已支付的终期分红现金价值,除以建议书上所显示的预计金额来计算。
对客户来说,实现率是一个选择保险产品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而红利及分红配发的金额会根据几个因素的过去经验和预期来预测将来情况,这些因素包括投资回报、理赔、退保、以及支出费用。
比如,当投资回报上升,就可能会让实际红利比预期派发的要多。虽然实现率能让客户更加了解产品过往的表现,但过往表现并不能保证未来表现。
需要强调的是,实现率是假设保单持有人按时缴纳所有保费,并选择积存所有红利在公司积存户口里面,没有做过现金提取或保单贷款,而且也没有出现任何理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