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近期点评关于“年轻人越来越讨厌专家”这一现状。

近日,不少自媒体账号都做出了

2022年的专家说过的离谱的话

盘点。这些专家每每以一种

“何不食肉糜”“不食人间烟火”“站着说话不腰疼”“纸上谈兵”

的处事态度,

凭借自己在某个领域获得的一些成就所带来的公众话语权和粉丝影响力在各种平台上满嘴喷粪。

但我始终相信,1000个专家中,最多也就只有5.6个这样的伪君子。大多数专家学者,始终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祖国建设中,并不会参加各种媒体采访并大放厥词。

而这其中的5.6个比较特别的专家,根据一些本人主观上对他们的恶意判断,将其分为三类。

1

.

博眼球,赚流量。

越来越多科研学术能力均不强,导致收入不能满足个人欲望的专家学者,生出了一个网红梦。(这年头,一个大网红赚的比一个企业多多了,这些专家就像一群直播pk的主播一样)

2

.脚不沾地。

《平凡的世界》电视剧里有一段话非常恰当。“世宽,我们是同事!你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的,能不能走下去,脚上沾点泥,手上沾点土!你看看老百姓的真实情况行不行!”部分专家在庙堂之上做了太久,已经无法做到真正的“忧其民”了啊。

3

.

坏。

部分专家是真的很坏,他们不是没有知识,也不是没有常识。他们是单纯为了某些目的而煽动社会做很多对人民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

那些年,我们一起骂过的专家

1

.

建议年轻人多进厂打工,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不要考虑个人收入。

——全国人大代表、小康股份创始人 张兴海

2

.

建议低收入人民,把自己家里的房子租出去或者开私家车拉活儿增加收入。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

许宪春

3

.

66~79岁应当被定义为中年人,社会应当鼓励这类人群再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

丁佐宏

4

.

房地产坚决实行预售制度,这样会减少烂尾楼。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董潘

5

.

征收失业税,要求没有工作的人缴税。

——曾国家税务总局工作历任综合处副处长、现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靳东升

6

.

农民不要用收割机割麦子,因为这样会污染环境。

——经济学家

王福重

7

.

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如果不生孩子就下调他们的养老金。

——厦门大学教授

赵燕青

8

.

农民都应该在城里买房,开车回农村种地。

——还是

董潘

9

.

恢复百姓对官员的跪拜制度。

——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

许石林

10

.

农民几乎对我们没有什么贡献,粮食是因为土地,而不是因为农民。

——还是

王福重

11

.

大学生付费上班,企业收费对大学生进行岗位培训。

12

.

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应该将工资降到合理水平。

——经济学家

李剑阁

13

.

非洲留学生每年10万奖学金太低。

——北师大

胡必亮

14

.

我国应该销毁核武器,取信于美国。

——人大教授

时殷弘

专家也有接地气的,他们更应该得到表彰得到名利

1

.

老百姓手头里没有多少钱,总想把居民储蓄转换成消费的思路是错的。发展经济不是为了数据好看

。——

李元春

2

.

现在很多医院不是为了人民服务,而是为了人民币服务。医疗费相比以前涨了几百倍。

3

.

我还是一直坚持,疫情以来,政府可以直接拿出一部分搞投资的钱来刺激消费。拿出¼直接发给老百姓,让他们三个月之内花完否则就作废。那么老百姓肯定就会去花钱了。

4

.

我们可以不知农,不事农,但是所有人都不能不尊农。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永远是和农业有关的。

——

樊志民

5

.

中国居民负债太高了。

——社科院

李杨

6

.

过去十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增加了68%,而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在三十年没增加了10~100倍。为什么不愿意消费,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还不是压力太大了,老百姓没钱。

——

朱少平

平凡的世界

希望可以有更多脚踏实地的专家学者

小编不愿意玩那些“

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

”的梗。

只希望可以有更多为国为民的专家学者

2006年9月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

温家宝

在出访欧洲前夕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曾引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迹。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上海医疗光学测量

影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