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前沿研发中科院博士在海宁这家企业找到新天地-海利得公司总部大楼
2017-11-12 20:3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万姗
【十九大报告原文】: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朱文祥在海利得研究院内做科研。
现场:中科院博士在海利得找到新天地
近日上午7:15,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里,副院长朱文祥博士迎着朝阳来上班。他从中科院被引进到海利得后,一直保持着早起上班的习惯。
海利得是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之一,拥有化纤、塑胶、帘子布三个事业部,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海利得相当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实施科研项目,加大研发投入,聚集科技人才。
去年8月,海利得引进朱文祥,在面试过程中,双方相谈甚欢。朱文祥是中科院化学所副研究员(副教授),主攻方向是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研究,不仅有精深的专业背景,还有丰富的院企合作经验,30多岁年轻有为,这让企业很满意。而与此同时,企业主对涤纶工业丝行业的理解深度,也让朱文祥刮目相看,由此双方一拍即合。
朱文祥来到海利得后,被委以建设完善企业研究院的重任。从引进研发设备,到组建人才梯队,都由他负责操刀把关。目前,研究院已经引进了6位硕士和4位博士,今年以来投入了2000多万元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在未来5年,海利得研究院的研发人员力量将继续增强,预计引进博士超过10位,硕士本科生超过40位。
研发方向不局限于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更专注于突破性的前沿先驱研发,只有研发出‘人无我有’的产品,才能掌握市场话语权,提高产品附加值。”朱文祥说,让自己研发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
在无数次头脑风暴中,大家认为,在车用丝领域,研发出强度模量更高、相容性更好的涤纶丝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一来,安全带、安全气囊、轮胎可以更轻更薄,符合汽车轻量化的概念。研发人员的自主性,得到了企业主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有了这样宽松和信任的条件,研发人员的创新劲头更足了。
当问起科技人才选择就业最看重什么时,朱文祥果断说是自身的发展,包括企业和行业的前景、产业与专业的匹配度、个人的上升空间和人脉知识面的拓宽等。“海利得的企业文化很包容,在这里,我找到了可以干一番事业的天地。在与国外高端客户的接触中,我的知识面也得到了更新和扩充。”朱文祥对现在的工作状态挺满意。
每天一早,朱文祥从海利得为他准备的精装商务公寓出发,驾驶企业配备的轿车,十几分钟就能达到办公室。从北京来海宁,生活了一年多,他觉得海宁这座城市小而精致,比大城市更安静,他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家人也接到海宁,一家人在这里安居乐业。
回应:细化落实“人才新政” 打造留住人才“磁场”
在10月30日召开的全市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21个人才科技项目和企业技术合作项目签约落户,为我市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我市以打造“全省人才生态最优县市”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全面升级人才扶持政策,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着力构建更具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做好政策的实用化,更好地发挥政策规划引领作用。”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市将结合上级人才政策精神,协调督促各责任主体加快制定出台海宁“人才新政”配套细则、方案,让各项政策的执行和兑现更具操作性和科学性。建立人才、科技、产业协同推进机制,梳理人才、科技、金融等政策内容,形成政策“1+1>2”的“组合拳”效应。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对此,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拓展国际化招才引智视野,构筑立体引才活动格局。
“一方面,在横向引才上多点开花,以浙江(海宁)民营资本与海外人才智力合作交流大会为主载体,统筹安排好全年各项人才活动;另一方面,在纵向育才上一抓到底,针对国家、省、嘉兴三级人才评审体系,提前谋划做好人才申报培育工作,打造留住人才的‘磁场’。”该负责人说。
此外,我市将以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为龙头,做大做强以“一城一心三园”为主的政府重点发展平台;深化“5+X”校地合作模式,加强与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的合作交流,推动合作产业园、研究院等项目进度;在“接沪融杭”等战略的支持下,加强与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大学城、上海漕河泾、上海自贸实验区等的合作交流,畅通柔性引进政策渠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