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郑娜 记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经过2017年有品质的高速增长,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00813.HK,以下简称“世茂房地产”)表现依然亮眼。

3月26日,世茂房地产在香港发布2018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全年签约额为176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8%,实际销售额目标完成率达到126%;签约额排名第11位,前进5名。

在超额完成2018年销售目标的同时,世茂房地产为2019年定下了销售额增长20%至2100亿元的新目标。不过按照2018年65%的去化率,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许世坛直言:“我们相信在2100亿元基础上还可以多做一点。”

事实上,除了地产主业持续向好之外,世茂房地产的多元化布局也在2018年取得了突出成绩。年报显示,世茂酒店、商业、物业及其他收入较2017年上升26.9%,达到46.1亿元,展现了其实现整体高品质有质量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基因。

业绩创新高

在销售额创新高的同时,世茂房地产的各项财务指标也表现出色。据披露,2018年,世茂房地产核心利润实现117.3亿元,同比上升25.3%;股东应占核心利润为85.5亿元,同比上升23.4%;经营利润232.1亿元,同比上升31.3%;每股盈利2.647元,同比上升13.9%。

同时,世茂房地产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18年,在限购持续、银行额度收紧、融资管控、棚改降温等多重压力叠加的情况下,世茂房地产全年实现回款1374亿元,回款额同比大幅上升70.4%;报告期内账面现金为495.8亿元,较2017年底上升50.2%。未动用银行及金融机构等融资额度约400亿元。世茂整体资产规模持续增加,总资产达3776亿元。不断提升的盈利能力为世茂房地产后续规模化与品质化的发展提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正是得益于2018年下半年签约和回款的大幅增长,截至2018年底,世茂房地产的净负债率降至59.4%,较年中下降3.3个百分点。其中,长期借款占比71%,短期借款占比29%,长短期借款结构长期处于安全健康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净负债率已连续7年维持在60%左右,使世茂房地产在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中能平稳健康发展。

除了已经取得的成绩,世茂房地产还有充分的土地储备保证其未来的发展。据披露,2018年,世茂房地产在全国范围拥有的货值超9000亿元。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货值2000亿元,长三角货值2250亿元,福建地区货值2100亿元。

2018年世茂土地储备遍布87个城市、264个项目,权益前土地储备约为5538万平方米,全年新增权益后土地519亿元,大部分位于一二线及强三四线城市。

展望2019年,世茂房地产方面预测新的一年会延续2018年下半年的下行,其中部分三四线城市价量存在明显下行趋势,一二线城市价稳量涨;政策方面,在市场保持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各项调控政策预计仍将以稳为主,同时也将更加强调因城施策、理性施策和结构优化。

在这一预测下,2019年,世茂房地产选择持续加强对土地的精准投资,深化城市深耕,在一二线及强三四线城市获取优质土地;同时选择投资前置,在2019年上半年进行60%的土地投资。其中,世茂房地产计划将销售的40%、回款的50%用于土地投资,根据市场及销售回款情况动态调整,实现平衡和可持续的经营性现金流流入;并在传统招拍挂以外,加大收购、小股操盘等方式的投资力度,推动渠道多元。

多元化布局

除了地产主业规模化扩张持续推进之外,世茂房地产的多元化业务也亮点频现。年报显示,世茂酒店、商业、物业及其他收入共46.1亿元,较2017年上升26.9%。

其中,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世茂房地产自持酒店已开业22家,拥有客房数量近7000间,合计完成收入19.1亿元,同比增加11.7%。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世茂与喜达屋资本成立世茂喜达酒店集团。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世茂喜达旗下运营及筹开中的酒店共计61家,其中已有10家投入运营,51家在开业筹备中,同时还包含6家海外酒店。世茂喜达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及旅游城市积极布局的同时,还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坚定四年内发展100家酒店的目标。

此外,2018年上海世茂广场重启、上海世茂大厦启用,连同其他物业,为世茂房地产贡献了10.9亿元的商业运营收入,息税折算折旧摊销前利润为6.1亿元;主题娱乐板块也逐步发展出主题乐园、滑雪场、观光厅等多种业务模式。

许世坛对多元化业务信心满满,他表示2019年世茂酒店、商业、娱乐、物业会有比较大的增幅。在收入目标上,酒店为24亿元,商娱为18亿元,物业为20亿元。同时,2019年集团将对旗下专业公司实行公司制转型,以实现收入与利润的高效增长,力争未来三年收入年均增幅达40%以上,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对酒店、物业进行分拆上市。

(编辑:石英婧 校对:颜京宁)

光学影像测量仪

3d光学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系统

影像测量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