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从“追赶”到“领跑”,从被称作“万国机车”到现在的“中国创造”,中国高铁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快速发展,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然而,近日网传中国高铁耗电量亏损严重,中国一公里行程需要消耗1万度电,而日本只要43度。

这么说来,中国高铁耗电量竟是日本的两百倍,也难怪国内高铁会亏损6万亿。

可是事实真如传闻一样吗?中国高铁真的比不上日本吗?

自主制造,从“追赶”到“领跑”

说起高铁,人人都不陌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

发展速度最快

运营里程最长

建设规模最大

的国家,

以其速度之快,运行之平稳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也惊艳了许多来中国旅游乘坐中国高铁的外国游客。

我国高铁起步晚

,20世纪90年代初,才提出高速铁路的修建计划,但在修建期间引发长达十多年的争议。关于“磁悬浮”和“轮轨派”之争成了最主要的议题,到底两种方案哪个适合高速铁路发展计划?

而这场历时十多年的争论堪称一场关于中国铁路思想的启蒙,无论是“磁悬浮”还是“轮轨”都是我国铁路发展的核心,必须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但

考虑到工程造价和技术兼容问题,修建轮轨高铁才是当务之急。

直到2004年,中国准备全面普及高铁,但当时的技术并不足以“自产”,只好通过技术引进。于是中国铁路局举行了一场国际竞标,参加的有日本、德国、加拿大这些在铁路制造业发达的国家。

此次竞标惟一的要求就是要在中国铁路的信号标准之下,各国独自设计和生产各自类型的高铁列车。

而这个时期,我国也没闲着,

通过引进技术,不断消化吸收,基本上已经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制造技术。

与此同时,我国趁热打铁,希望与日本达成时速380公里的计划工程。但日本直接撂挑子不干了,与我国达成的协议也就此作废。原因是他们只想自己享受这份劳动果实,认为380技术是新干线的关键,只能在日本运行。

好在我国已经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自主制造与创新,尽管日本“撕毁协议”,并撤走所有材料和关键技术,临走前还讽刺我国技术落后,再给十年也是那样。

然而这些根本影响不了我国对高铁技术的探索,经过不懈奋斗与尝试,我国

自主研发的高铁380-A

正式推出运行,而后又陆陆续续推出新一代,狠狠打了日本的脸。

截止2011年底,中国高铁时速已经超过200公里,运行里程突破1万千米。短短时间内,中国就已经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一大跨越,目前,

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并开始自主承建世界各国高铁,其中就包括近期刚完成的“

雅万高铁”

建设工程。

尽管我国高铁一直保持稳定且持续发展的步调,但关于高铁的谣言和质疑一直此消彼长

这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高铁耗电量大?

近日,有关中国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帖子层出不穷,其内容大致上都在质疑中国高铁耗电量之多、高铁亏损严重。

另外有网友听说后大为不解:

你们跑一公里要一万度电,我们怎么只要43度电

。而这个河北网友之所以得出如此荒谬的结论,是因为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新干线新500系列跑一趟东京-大阪全程515.4公里,电费约27万日元,一度电大概12元不等,算起来500多公里的里程也不超过22500度电,也就是说平均下来一公里差不多43度电。”

那按照这位网友所推算的那样,

中国高铁的耗电量就相当于日本的232倍,

如此多的数值令人不可置信。

而这样的话题与数据很容易挑拨离间,引起大家对高铁的怀疑,究竟这个数据是真是假?

那么真实的中国高铁数据是什么?

小编查了一下,

我国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每小时耗电量9600度,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每小时耗电4800度,

也就是时速350公里每公里耗电27度左右。

根据我国复兴号数据显示,运行里程350公里时,平均百公里人均用电量仅有3.8度电,如此低的人均用电量怎么会比新干线的还要高?

要知道国外的高铁基本上很少达到时速250公里这个水平,而日本新干线至今也只能达到200多公里每小时,相当于国内的动车

所以这位网友得出的数据完全是理论混淆,肆意抹黑我国高铁。那么我国高铁为什么会亏损这么严重?

高铁运输成本高,耗电量大

高铁在行驶过程中需要27千伏左右的电压,如此算下来一小时就有上万左右的电费,而这么多的电费是一个家庭两三年的用电量。

比如高铁除了要

维持列车基础运行外,还要保证车内灯光照明和乘客用电

。运行速度越快,耗电量越多,还是商业用电,一度就要一块钱。

举个例子,从北京西站到济南站的运行时间就要两个小时,倘若每小时速度350公里,那这一趟下来就要耗电将近2万度,也就是快2万块钱,如此下来,全国有2500辆动车,一天运输成本就要消耗接近20亿,这比数字是相当大的。

其次,

高铁车身庞大,行驶速度快

可想而知耗电量有多大。据相关资料显示,高铁每运行一小时,单车一趟下来,其电力价值可达万元以上甚至更多,更不用说一天的车次数量了。

与此同时,我国高铁的载客数量远超日本国家,人口数量庞大,尤其是

春运高峰期

,都影响中国高铁的耗电量。

另外

,我国的高铁票价格比较低

,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数据证明的。

在单次运行里程不变的情况下,国外线路票价只有我国票价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例如我国从东北到上海全长1213公里的高铁,票价需要500多,而日本从东京到大阪的高铁票价就需要866元人民币。

最后,近几年的疫情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老百姓兜里没钱,国家财政紧缺,高铁的经营业绩惨遭下滑。

就比如被称为最长的且挣钱最多的京沪线也收到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10亿,旅客数量同比去年减少了一半。

不只是高铁,其他各个交通运输业业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高铁乘坐率持续性下降,必将导致高铁运营大面积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铁使用的电量算是节省的

。据悉,早前开通高铁运行的时候,耗电量几乎是现在的好几倍。如今耗电量之所以能有所改善和增进,主要得益于高铁技术的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高铁建设成本高昂

从过去十几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已经建设了很多高铁,大概有4万多不等。而高铁的建设成本是很高的。每公里平均建设成本在一亿到三亿左右。

而且目前仍有很多地方还没开通,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去投资建设。另外高铁的建设投资并不完全是国家投入或者是国内企业投资,

大多时候还需要外融资金

比如2021年,中国铁路集团短期贷款加长期借款加起来总共高达2万7千多亿,光是一年的财务费用都花了近2千亿,这其中有大部分都是负债利息。

而国家需要建设偏远地区,就势必要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运输建设上,短时期内只有赔本,根本捞不回来利润

最后除了建设资金外,后续高铁的维持成本也是比较惊人的一笔开销。

比如

高铁定期保养、故障维修、铁路隧道维护

,还有一些铁路工作人员的保险,当然还有列车乘务员的工资等等,整个高铁的运行,

需要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系统来指挥运作

,所以,高铁在日常上的支出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如何改变高铁亏损现状

针对高铁耗电量大、亏损的现状,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减少高铁项目不必要的支出

,这样可以降低高铁的债务率,有效控制债务成本,不至于资金紧张。同时,一些高铁线路的上座率不高,可以适当减少高铁运行次数,或者定期暂时运行,这样也可以减少高铁运营方面的支出。

可以适当调整高铁速度

,当高铁乘坐人数不多的时候,可以在不耽误规定到达期限的情况下,降速至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以此来降低运营成本。

将高铁的票价市场化

,通过价格杠杆进行变动,可以在合理的情况下提高票价,但绝对能在短程高铁项目上擅自加价。此外,针对客流旺季,票价应该有所上涨,如果是客流淡季,票价因该下调。

写在最后

中国高铁出现亏损实际上并不奇怪,作为基础建设,需要极大程度上服务社会,服务百姓,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改善出行方式,但从这一点来看,高铁建设是值得的。

高铁巨亏原因比较复杂,而想要降低高铁的消耗,一方面要合理定价、合理规划,另一方面也要加大使用绿色能源建设,比如在建设中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采用新形的建筑材料等等,实现可持续发展。

影像仪

上海仪器测量

ogp测量仪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