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的成果汇报视频会上发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轮试采

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任务。

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

两项新的世界纪录

,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突破。

承担本次任务的

“蓝鲸2号”

,是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由

国投创新及国投招商投资企业

——

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

此次试采是继2017年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后,推进产业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成果。2019年10月,“蓝鲸2号”出征南海,执行海上作业任务;2020年2月17日,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这是中集来福士装备再次承担可燃冰试采重任。

2017年,在我国首次可燃冰试采中,“蓝鲸2号”的姊妹平台“蓝鲸1号”作为试采装备,助力创造了产气时长的世界纪录。

中集“蓝鲸2号”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

蓝鲸2号

“蓝鲸2号”由中集来福士设计建造,

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平台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作业。与传统单钻塔平台相比,平台配置了高效的液压双钻塔和全球领先的DP3闭环动力管理系统,可提升30%作业效率,节省10%的燃料消耗。

作为“蓝鲸1号”的姊妹船,“蓝鲸2号”与“蓝鲸1号”整体设计相同,但在项目建造工艺等方面有重大创新突破,并在试航中完成了国内首次DP3操作模式下的电力系统的闭环试验,

实现了海洋工程能源及动力系统优化的重大突破

,意味着中集来福士在这一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蓝鲸1号

2017年5月,

“蓝鲸1号”在南海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

产气总量超过30万立方米

产气时长、产气总量

双双打破世界纪录

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国重器”的实力

“蓝鲸1号”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是

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之一,适用于全球深海作业。

“蓝鲸一号”,重达42000吨,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从船底到钻井架顶端有37层楼高——叫“蓝鲸”寓意着它将成为代表人类海洋工程领域最高科技水平的平台。

最让世界惊艳的是——“蓝鲸一号”的双钻塔系统!

据了解,通常的钻井平台都是一套钻井系统。而“蓝鲸一号”却拥有双钻塔系统。过去只用一个顶驱钻井,需要接一会儿,停下来,再钻一会儿。钻井越深,需要的管子就越长,顶驱接管时间也就越多。现在双钻塔同时工作,一边打井、一边接管,钻井效率至少提高30%。这也是世界首创。

与传统单钻塔平台相比,“蓝鲸1号”配置了高效的液压双钻塔和全球领先的DP3闭环动力管理系统,可提升30%作业效率,节省10%的燃料消耗。该平台先后荣获2014《World Oil》颁发的最佳钻井科技奖以及2016 OTC 最佳设计亮点奖。2015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巴西“中国装备制造业展览”上,参观了“蓝鲸1号”模型,为平台点赞。

如今,中国制造的“蓝鲸一号”,钻深能够达到15240米,这比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还要深,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出整整一个头,简直堪称是“海上巨兽”!

国投创新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业私募股权管理机构,目前管理基金资产规模超1000亿人民币,资金涵盖金融机构、社保基金、国有及民营资本。国投创新主要投资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医药健康、信息和通信等领域,并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绿色化、服务化、智能化转型。

中集来福士

中集来福士拥有烟台、上海、挪威、瑞典四个世界级的海洋研究院,以及烟台、海阳、龙口三个建造基地,形成了 “四院三地” 的总体产业格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贯通,构建了 “以平台造平台” 的创新体系。

目前中集来福士已交付9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占中国同期80%的市场份额。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联合中集上海海工研究院,以及中集控股海外知名设计公司瑞典Bassoe Technology公司和挪威Brevik Engineering公司,形成中欧互动的研发创新格局,全球研发团队约1000人,在深水平台、FPSO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概念设计、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能力。

影像式测量仪

光学影像测量仪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