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的话题《

中证首批“金选”偏股基金出炉,125只入选

》继续写,本文展示125只基金的机构持有金额以及内部员工持有金额等信息。因为个人写作时间和精力关系分开展示,敬请谅解。因为我本人不是全职做投资写公众号,写公众号都是工作之余写的。

125只基金按照基金经理“抱团”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如下,张坤、刘彦春、朱少醒、王崇、胡昕炜等持仓的个股有一些热门的个股,而榜单底部的吕佳玮、陈保国、田彧龙、池陈森、郑磊、杨锐文、易小金等持仓的个股相对比较冷门。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数据,截至2023年7月3日

125只基金按照测算的2022年末

机构

持有金额由高到低排序如下。

周雪军、刘晓、刘鹏、曲径、曹文俊

等被机构持有金额相对较多。前几名机构占比也比较高。其中

曲径、池陈森、姜诚、林乐峰

等在2022年下半年被机构加仓较多。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数据,截至2023年7月3日

125只基金按照测算的2022年末

内部员工

持有金额由高到低排序如下。谢治宇被内部员工持有相对较多,但2022年下半年是被内部员工减持了。非百亿基金经理被内部员工持有较多的是

富国于洋

,其次是

田瑀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数据,截至2023年7月3日

内部员工2022年下半年

加仓

超过100万份的有

张露

(嘉实研究阿尔法股票)

池陈森

(安信医药健康股票A)

蔡荣成

(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

王伟

(中银优选灵活配置混合A)

、祁禾

(易方达高端制造混合发起式)

周蔚文

(中欧趋势LOF)

以及

周雪军

(海富通改革驱动混合)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数据,截至2023年7月3日

125只基金,其中27只基金限制大额申购,按照限制额由大到小展示如下,限购最严格的是榜单底部周蔚文的中欧时代先锋股票A,1000元/天。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数据,截至2023年7月3日

我给上面125只基金设定一些条件:

A、基金经理在管总规模小于150亿元。

B、2022年末机构持有比例大于10%。

C、2022年末内部员工持有金额大于50万元。

满足条件的有52只基金,按照2022年末内部员工持有金额由大到小排序如下,榜单排名靠前的

于洋、田瑀、姜永明、薛莉丽、刘伟伟、黄珺、田彧龙、张露、曹文俊、张啸伟、池陈森、周智硕

等人,大家可以多一些关注。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数据,截至2023年7月3日

还是按照上表的顺序,展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投研负责人,以及基金经理本人持有情况,全部是手动从2022年的基金年报翻阅整理而来。基金经理本人(含直系亲属)持有超过100万份的并不多,涉及的基金经理有

姜永明、薛莉丽、刘伟伟、黄珺、曹文俊、胡 羿、曲径

(含私募资管计划)。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数据,截至2023年7月3日

对我来说,基金经理本人持有只是参考项指标,不是一票否决项指标。如果基金经理本人持有较多肯定是加分项。需要说明的是,该数据披露也是有滞后性的,即使数据是最近一期披露的,但也是2022年末的情况,下一次披露需要等到2023年半年报。

将基金经理本人持有份额在50-100万份以及大于100万份的单独展示如下,合计15只基金。他们是中证首批“金选”偏股型基金,是机构相对更认可的基金,是内部员工相对更认可的基金,基金经理本人也持有较多。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数据,截至2023年7月3日

15只基金按照一季度前十大持仓集中度由大到小展示如下,还展示了2022年末第一重仓行业及其权重。田瑀持仓集中度是比较高的,但单个行业权重不算太高。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数据,截至2023年7月3日

曲径的中欧量化驱动混合是量化基金,持仓集中度低,而且单个行业的权重也低,个股和行业暴露的风险比较低。前几天刚刚写了一篇关于量化基金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复习一下:《

这类基金值得关注,我的基金仓位给它留了位置

》,我觉得王平、马芳、苏秉毅等等都是比较不错的量化基金经理。

对我来说,这个榜单基金经理名字不太熟悉的有吴悠、胡羿,其余都是历次梳理文章时多次出现的基金经理。不知道最后这个榜单您更喜欢哪一位基金经理呢?欢迎给我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我的文章基本是基金梳理笔记,信息量还是比较大的,所有内容均是个人研究,整理成文便于查询复习,请大家更关注客观数据吧。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上海仪器测量

测量光学仪器

轴类测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