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昊上海证券报抗通胀仍需配置大宗商品
孙昊上海证券报:抗通胀仍需配置大宗商品
孙昊上海证券报:抗通胀仍需配置大宗商品 更新时间:2011-5-11 11:30:38 截至今年的4月底,全球商品价格价格指数与金融危机后最低的时候相比,已经上涨了73%。在同样的时间段,黄金价格上升了81%。银的价格更是在过去的两年内上升了297%。但自4月底以来,金、银、铜、油等主要国际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众多追捧商品类投资的投资者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人们很自然地重新提出这样的问题:商品价格将走向何方?
自1998年初到2010年底的13年中,在八大主要资产类别指数中,其中在1999、2000、2002、2005、2007等5个年份中,商品成为其年内回报最高的资产类别,另外在1998、2001、2006、2008等4个年份中,商品成为其年内回报最低的资产类别。尽管商品价格如此剧烈波动,但从整体趋势看,商品价格呈现上升的态势,在过去的10年里,道琼斯-瑞银商品总回报指数平均每年回报为7.74%。黄金的年平均回报则为17.62%。金属铜的年平均回报为18.77%,金属铝的年平均回报是6.85%。这些都跑盈全球的经济增长,也普遍高于其他传统资产类别的投资回报。
国际商品价格在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之后经历了30年的徘徊之后,从2002年开始进入了一个上升的通道。对于过往10年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市场普遍认同有以下几个原因:1: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对国际商品的需求。2:很多国际商品供给的有限性越来越突出。3:全球流动性过剩加剧了结构性的资产泡沫。而供给存在有限性的商品受到直接的影响。4:美元贬值的因素。2001年4月30日到2011年4月30日的10年间,美元汇价指数下跌了36%。
今后国际商品价格的走势将会怎样呢?我们基本的看法是国际商品价格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会继续走强。从技术上看,国际商品价格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其间短暂的下跌之后,已经从2010年开始再次进入的上升的通道。从基本因素分析,上面提到的导致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金融危机之后,又有一些新的因素进一步促使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首先,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有所提高。这与金融危机前20多年全球总体的低通货膨胀情况有明显的不同。在高通货膨胀预期的条件下,更多的长线投资者将在投资组合中配置商品类投资。其次,全球储备投资管理机构、主权财富基金和退休金类等机构开始大幅度地增加商品类资产的配置。储备经营机构战略性地投资矿业、资源类企业的活动日趋活跃。他们主要的考虑是进一步分散配置风险,防范美元贬值及准备对冲未来的通货膨胀风险。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无论全球经济基本面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商品价格均会受到良好的支持。其中最乐观的一种情况是全球经济增长恢复良好,发达国家就业和消费出现实质性改善,新兴市场国家生产将进一步发展,国际商品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商品价格将继续上涨。较为悲观的一种情况,全球经济增长再次减缓,则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将持续维持低利率,并持续地实施财政刺激政策,美元汇价将持续走弱,在实体经济投资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存在供给有限性的商品将成为过剩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替代性投资选择。最悲观的一种情况是出现滞涨,在滞涨的情况下,股票和债券投资将不再是好的选择,而房地产、实物类的商品投资将成为相对较好的选择。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际炒家的行为可以加剧商品价格的波动,但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商品价格的基本趋势。
基于上述的分析,在组合管理中配置商品类资产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退休金、寿险类等长线投资者,准备对抗未来可能的通货膨胀,现在是积极考虑开始商品类资产配置的时候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