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感之从文化交流合知行品英伦2019华东师大MBA英国牛津大学访学后记
学而感之,从文化交流合知行、品英伦 — 2019华东师大MBA英国牛津大学访学后记
学而感之,从文化交流合知行、品英伦 — 2019华东师大MBA英国牛津大学访学后记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 【MBA中国网讯】前序:
2019年7月28日至8月6日,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49名MBA学生,在范学俊副教授、皋媛老师、周旭老师的带领下远赴英国,参加牛津大学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Harris Manchester College, University of Oxford)开展的牛津高管培训课,参访知名企业、对话行业经理人,领略牛津、剑桥及伦敦城市风光……
点击进入访学篇:《访而学之,从国际视野看品牌、论经济 — 记2019华东师大MBA英国牛津大学访学》
此行英国,关于品牌、战略、全球经济等方面,有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等院校教授、专家以及英国商业界人士对前沿观点的传道解惑。对于汽车制造业的精益生产,有宝马MINI工厂制造车间、MINI博物馆的参访。
稇载而归
1803 陆君君:此行了解了英国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站在国际化的角度,更加理性的看待我国的发展。这个160多个语言的地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多元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在大英博物馆的经历,使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念,重返心中。虽然文化、历史属于全人类,但还是更希望更多的主动权留在自己手里。
1804 水中杰: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管理人才,华师大与牛津大学合作开设的高级战略领导力项目。通过战略、品牌、创新创业、金融以及参访等系统化模块课程的学习,感受到了中英两国在企业管理、战略领导力、全球经济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取长补短、反思借鉴。在访学团教授、老师及团组长的带领和积极影响下,学习氛围浓重,课堂上积极互动思辨。并在课程结束后,快速总结所学,通过短时间内精彩的演讲,展现了华师大MBA学生的风采和水平。
02
1807 祁晓敏:不论是牛津的历史风貌建筑,还是伦敦的宫殿殿堂,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列颠人民对历史的积淀。访学教授们的演讲,对于品牌及市场营销层层深入的探讨,对于中英关系以及一带一路的分析,让我们从学术、应用层面打开视野,深化批判性思维。跨文化的体验和流、对于当地生活的融入,让我不再拘泥于亚洲文化,打开心胸,建立多元的思维模式。1806 韩巍: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许多文物珍品,以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中国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感叹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同时,又惋惜文物的流逝。站在斑驳的龙壁前,不禁让人思考,这些文物是经历怎样的磨难才来到这么远的国度,心中突然多了几分心痛和悲悯。
03
1808 张杰:此次英国之行是“访”与“学”相结合的旅程,清晨我走在牛津的街巷感受悠久学府的积淀,课时我坐在肃穆的课堂聆听最新的思潮,周末我徜徉在伦敦的高街迎接历史和潮流的碰撞。短短几天,英国带给我一个全新印象,灿烂的阳光摘掉了雾都的封号,热情友好的教授和同学让英国人看起来不再刻板单调,历久弥新的砖石建筑经历岁月并展现出新的生机。感谢此次访学活动的所有老师、组织和同侪,是你们给予我机会融入英伦,是你们让这次旅程成为我永恒的记忆。
1808 姚岚:我的宿舍有着面朝街道的旧式窗户。探出头去,左边是一桩学院的哥特式建筑,右边是刷着马卡龙粉色和蓝色的宿舍区。清晨和傍晚,可以坐在窗边听报时的钟声。漫步在牛津的大街小巷,图书馆、博物馆、钟楼和剧院,触摸着古老的建筑,抬头仰望,我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与敬畏之情。
04
1804 朱逸宁:有幸作为团长参与了本次访学,在协助老师进行人员确认、机票预订、行程安排等各种事务的处理中,深刻体会到组织一次访学是多么的耗费精力。然而,踏上行程的这一刻,我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是一支由卓越组成的访学团,拉开一幕英伦文化盛宴。课堂上对前沿知识的汲取、在牛津对古建筑风貌的领略、在MINI工厂汽车智造体验、在丘吉尔庄园对伟大的历史的感悟,以及在粼粼康河中感受剑桥的人文气息…这一切,为我勾勒出了一副全新的英国画卷。
1804 严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访学期间,学习了商业知识、聆听了国外对目前中国经济外交政策的一些看法,使得自身的知识面有了很大的拓展。同时,通过实地的文化参访,对于英国的文化,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使得自身可以更多地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学习。访学时间虽短,但是所有知识和文化的亲历,都值得回味和深入思考学习。
05
1806 罗四维:英国作为老牌发达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短时自助的信号灯,同时兼顾了行人和汽车。古色古香的石板道、凹凸不平的鹅卵石路,街道两边具有明显欧洲风格、又各具不相同特点的建筑,仿佛来到了十七、十八世纪的古城堡。让我们在充满各种神奇魔幻感的同时,欣赏了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大师的作品。
1808 袁良才:初入牛津,恰似穿梭在历史的长河,进入牛津学堂,老师们将前沿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高级战略领导力的精髓,开拓了我的视野和对西方品牌战略理念的理解。在伦敦参观了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感受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采。同时,也对陈列在大英博物馆内的各国珍品叹息,它们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一段历史、铭刻一段记忆,每件藏品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浓缩着世人对过往的怀念和思索。
06
1804 周莉:行前一个月,在范学俊副教授的积极引导下,大家自发地梳理了已经学习掌握、与本次访学课程相关的知识,以便在短暂的访学中,更好的抓住宝贵的机会与英国教授近距离交流。
1807 黄安琪:英国的人文与自然风光与国内大不相同,两国距离虽远,但两国的课程之间却是互有交融,开拓了我的眼界。
07
1704 赵曲:漫步在牛津城,随处可见学院和研究所,分不清哪里是大学、哪里是城市,建筑的交织、文化的融合。牛津的建筑有着鲜明的特色,历经8000年后,这座城市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学校和城市的主体是哥德式建筑。图书馆周围矗立着些古老的建筑群,主要有卡法斯塔、圣玛丽大教堂、谢尔德尼安剧场,高街的万灵学院、王后学院、莫德林学院,宽街的塔克斯特学院、三-学院、贝利奥尔学院。这里的学院都是四合院式的建筑,建有漂亮的拱门、绿色的花园、古老的教堂、高雅的图书馆和宜人的餐厅。
08
1705 李人杰:教授们循序渐进的讲解各种概念和模型,由什么要素组成、如何计算,以及可以运用的场景等。不禁让我陷入思考,多年后,我们是否也可以清晰的、一字一句的,分享干货给后辈?虽然未必会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但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如一口枯井,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干涸。时间能带走我们的青春和容颜,但是与此相对的,我们是否可以换得一些宝贵的财富,如一本有趣的书,传承给我们的后辈。
1606 严菲: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课程中,学员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根据英国智库(CEBR)的预测,中国GDP将在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西方世界是否能否接受一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同时美国大行单边贸易主义,英国和欧盟的国际又怎样看待这样的单边贸易主义的趋势?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对西方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有着好奇。教授感到问题棘手,于是他幽默的开场:“怎么午饭时间还没到呢?”让讨论的气氛也变得轻松些。但是,他也坦诚地提到,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是可预见的,美国也不能改变这个趋势,同时,西方世界也需要时间去理解、接受一个更多元化的未来。学术无国界,人类共同探讨的是真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挑战,在牛津访学的课程上,我们感受跨越意识形态的、坦率而真诚的学术探讨,也让我们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形态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趣闻轶事
1
The Other Place
在牛津不说剑桥,叫“the other place”;在剑桥也不说牛津,同样也是“the other place”。
2
失而复得
我丢了钱包,内含护照、身份证、信用卡……在白金汉宫发现的瞬间,吓坏了。经过周详的分析,应该是落在了便利店。当时买可乐的时候,他还特意提醒我0度的可乐是普通的可乐4倍的价格,而避免我花过多的冤枉钱。因此,我推测,这个店员如果看到钱包,一定会妥善保管。
跟同学一起返回那家便利店,淡定的店员详细地跟我核对了丢失时间、位置、颜色、里面的物品等各种确认,然后笑眯眯地把钱包从收银台里拿了出来。他说,他知道,钱什么的都是小事,护照才是最重要的。
在异国他乡的伦敦,遇到这样的好人好事,感慨自己真是太幸运了!同时,也提醒大家引以为戒,护照等物品丢失,将给自己和团队带来非常多的麻烦。因此,需要倍加小心。
——1805高良箴
3
牛津的夜
夜晚的牛津街景也异常美丽。大家来到街上,欣赏不同于国内的夜色。突然看到一栋古建筑灯火辉煌,里面正在举行音乐会,演奏的正是莫扎特的第四小提琴协奏曲,琴声悠扬,醉人身心。
写在最后:感谢,华东师大经管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组织了高级战略领导力访学项目;感谢,范学俊副教授对大家学习上给予的积极、正面的引导;感谢,皋媛老师在课后与教授探讨国际问题时对我们的启发;感谢,为访学平安顺利操心劳力、对大家关爱有加的周旭老师;感谢,访学团团长、组长,以及学习、宣传、生活委员为大家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感谢,访学团的每一个你,共同谱写了一曲受益匪浅、酣畅淋漓的乐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