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是暴跌首因基金暗示转机不会立现
宏观政策是暴跌首因 基金暗示转机不会立现
宏观政策是暴跌首因 基金暗示转机不会立现 更新时间:2010-5-25 0:07:46 两周前,接受《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几乎都将上证综指2500点作为大致的心理底线,尽管那会儿股指还在2800点附近晃荡。5月18日,底线已被逼近,基金是否认为A股底部已到?他们的策略会否生变? 本期走进“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分别是华泰柏瑞投资部总监汪晖、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项廷锋、民生加银研究部总监陈东、信诚研究总监胡喆以及华安轮动基金经理沈雪峰、嘉实价值优势基金经理陈勤。 转机不会立马出现 《投资者报》:很多投资者没想到,市场竟然会持续下跌,且速度那么快,这到底为什么?接下来还会不会暴跌? 汪晖:从今年的行情来看,持续不断的调整,既非经济问题,也非业绩问题,而是政策问题。宏观政策全面收紧,是本轮市场调整的根本原因。现在看来,政策的影响还将持续,下半年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因素仍是政策。 一季度政策着力点主要在房地产市场,打压房价,二季度的着力点可能是回收流动性、管理通胀预期。 去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在二季度作为一个重点来“回收”,因此,二季度仍是信贷收缩的过程,政策依然从紧,即使企业盈利上升,对股票价格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此外,通胀上升速度非常明显,这会导致接下来的政策更紧一点。 只有宏观政策回归到正常程度,整个股票市场才能转好。我们初步认为,更晚一些才能有这个转机,具体时间目前还在观察。但大的判断是,转机应是在今年晚些才有机会出现,所以,我们判断今年的股指走势将是先抑后扬。 《投资者报》:最近很多言论都将暴跌归因于股指期货,对此的争论很多,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陈东:市场急剧下跌的因素来自于对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的悲观预期,以及国际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国内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显现等多方面,其中,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确实对市场起到了助跌作用。 我们认为,虽然整个经济的增长因房地产调控以及限制高耗能产业过剩产能的影响会有所减缓,但并不意味整个经济会步入二次探底和衰退。从基金经理的操作看,这段时间应着力把握好市场在筑底过程中风险不断释放所带来的机会。 A股PE已低于历史均值 《投资者报》:不少基金经理都将2500点作为心理底线,现在是不是意味底部已至? 陈勤:去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开始,市场就在怀疑这一波由宽松政策催生的行情什么时间结束,最后终于等来了政府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额度控制、房地产新政等调控政策。 但这次调控是有保有压,单看地产政策应该说是历史上最严厉的,但像新能源、智能电网、生物医药等行业,国家大力扶持。因此,这轮调整属于中国经济上升过程中的预期回落,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大背景下看待本轮调整。 从估值上来看,2600点一带沪深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已基本跟2005年的1000点、2008年的1664点接轨,对应的动态市盈率都是13倍。因此,现阶段基本到了底部区域,由于调控政策尚在延续,因此还看不到系统性的上升机会,但阶段性、结构性机会已逐步闪现。 沈雪峰:从市场估值来看,全部A股PE估值水平回到了21倍左右,从历史位置来看,的确低于历史均值。考虑到之前市场的做空动能已经过较大幅度释放,现在的估值也已反映政策调整的效用,因此后期市场的下跌空间将会受到挤压。 总体上看,2010年A股结构性机会将替代系统性机会。伴随着A股全流通时代的来临,投资者可努力寻找和投资政策扶持的产业方向,包括新型战略产业、重点区域规划、政策刺激的消费领域、传统行业的制度变革、技术更新和节能环保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会更注重从产业资本的角度看待公司价值,挖掘新技术、新领域中更多的优秀公司和行业领先公司,争取机会获取超额收益。 捕捉结构调整最为核心 《投资者报》:其他嘉宾是否认同现阶段基本到底部的判断?如果到了底部,投资机会在哪? 胡喆:我们认为A股结构性调整还将持续。早在去年四季度的策略报告中,我们就已经指出,经济复苏的确定和刺激政策逐渐淡出之间的博弈,将使得今年的市场会是一个震荡波动的市场。基于这样的判断,调结构毫无疑问将成为今年投资最重要的关键词,具体的投资机会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必将得到政策和资金扶持,从而催生优质公司崭露头角;另一方面,在淘汰过剩产能和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引导下,并购带来的投资机会可能孕育大黑马。 其次是经济驱动力结构的调整,重点投资方向是扩大内需和出口复苏,农林牧渔、纺织服装、医药等行业都值得关注。 三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初现端倪。 四是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预期中的“建材下乡”等政策,将会使得房地产的上游行业有做多的理由。 项廷锋:确实,结构调整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投资主线,受益于不同主题的优势行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坚实动力。 我们现阶段重点关注和投资的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的优势行业和投资主题,如消费升级、低碳环保、区域振兴、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等。 金融危机后,各国为寻求下一轮发展新的经济制高点,竞相展开了一场名为“调结构”的明争暗斗。中国在这一“竞赛”中同样不遑多让,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调整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和资本市场最令人瞩目的焦点。 与此同时,2010年,国家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在此过程中,相应的主题将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投资机会。 基金网声明:基金网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