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发的圈钱口子该紧一紧了

定向增发的圈钱口子该紧一紧了 更新时间:2010-3-29 0:07:04   据报道,2009年至今,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实施定向增发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再次启动了定向增发募资程序,如ST雄震、济南钢铁、国电南自、爱建股份、丹化科技、鑫茂科技、ST金果等。这些公司增发募资的理由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圈钱,因为证券市场圈钱容易,所以连一年的时间也等不及,又再次狮子大开口。

定向增发是一枚糖衣炮弹

过去《公司法》对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募资行为规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可是后来修改的《公司法》把这些规定全部去掉了,现在成了伸缩性很大的或有条件,而定向增发则成为再融资中条件最为宽松的,只要有明确的募资对象即可,募资用途一律不予过问。如ST雄震,定向增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偿还逾期债务,改善财务状况。今年2月份定向增发刚完成,现在又再次启动定向增发程序,目的还是为了募集资金。不过从数量上来看,ST雄震圈的钱算少的,丹化科技圈的钱就多得多了,第一次10亿元,第二次也有8亿元。

定向增发有点类似于卖大户,一次向少数几个机构大户增发大宗股票,简单快捷,发行成本最低,而且还不受发行次数的限制。由于定向增发在一年内不涉及二级市场流通股本的变化,因此对二级市场的震动也很小。因为定向增发价格接近市价,客观上增厚了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公司的含金量提高了,因此二级市场投资者感觉自己是受益者,往往乐观其成,甚至一度出现哪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消息一出,股价闻风而涨的现象。

也许正因为如此,选择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而管理层也高抬贵手,于是便成批出现了一年内谋求两次定向增发的公司。看上去定向增发皆大欢喜,其实是市场出现了重大误解。因为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定向增发对二级市场其实是一枚糖衣炮弹。

最终还是要由二级市场来买单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那些机构大户之所以愿意高价参与定向增发,自然是看中了在一年限售期满后可以在二级市场抛售获利。当然,在这一年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二级市场风云变幻,一年以后股价下跌也是可能的,但这是股市投资的固有风险,这个风险是必须要冒的。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大户的如意算盘是,通过高价定向增发,首先给二级市场股东吃一颗定心丸,有人敢高价入股锁定一年,公司的含金量借此提高,二级市场投资者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以此稳定二级市场的持股信心。同时,这些机构大户在入股之前也得到了上市公司的某种承诺,将在定向增发后的一定时间内实施送股,以摊低股价。事实上,大多数定向增发公司都有程度不同的送股,像丹化科技出现亏损也10转增10,因为高价增发大大增厚了资本公积金,送得出。

当然也有人算不如天算的时候,比如海通证券高价增发后虽然也实施了10转增10,但临近增发股解禁时,却因为大小非的解禁而招致灭顶之灾,股价较增发价腰斩。尽管如此,面对这样的市场风险,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都能坦然面对,因为从概率的角度看,这种事不可能完全避免,他们有这个心理准备。不管定向增发股解禁时股价是涨还是跌,最后都要二级市场来接盘。海通证券的例子证明,即便股价被腰斩,二级市场仍要经受流通盘扩大的冲击,不少损失过半的机构投资者仍义无反顾地杀跌出逃,将因增发多出来的筹码抛向二级市场,二级市场只能照单全收。由此可见,定向增发与二级市场还是密切相关的,增发实施时看得到的种种好处是暂时的,最后还是要由二级市场来买单。

定向增发的最大赢家是上市公司,但由于钱来得太容易,资源过度配置,资金往往被滥用。批量出现一年之内谋求两次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说明定向增发的口子太松了,现在是该紧一紧的时候了。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发展

儿童国外旅游资产证明

624所考研复试

虚拟货币赚了千万

2007年股市高低点

虚拟货币杠杆教程

17年股市成交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