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大块吃肉中小公司喝汤马太效应主导基金发行市场

今年以来,权益基金赚钱效应明显,爆款基金层出不穷。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6月份以来新成立的权益基金达80只,新发规模接近400亿元。

6月15日,易方达张坤管理的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基金销售火爆。据了解,截至6月15日下午5点,其募集规模有望达到350亿元。此前两日,南方成长先锋最终募集规模达321亿元,刷新易方达均衡成长股票此前创下的纪录,成为今年以来首募规模最大的偏股型基金,也是继嘉实策略增长、兴全合宜之后,史上首募规模第三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然而,在这场发行盛宴的背后,行业马太效应凸显。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620只。新发基金最多的公司是南方基金,达到24只;其次是招商基金,达到18只;博时基金、鹏华基金、富国基金紧跟其后,均达到10只以上。与此同时,有29家公司无缘分享权益基金发行盛宴,东吴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富荣基金、汇丰晋信基金等公司齐齐零发行。

某所在公司未发行新基金的人士提到,今年上半年未发行新基金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内部的一些问题,再者产品拿到批文后,还要排队等银行的发行档期。考虑到种种因素,产品发行集中放在了下半年。

但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司有自己的发行节奏,一般在去年底就安排好了。“并不会因为上半年市场火热,就改变自己的发行节奏,赶上去凑热闹。”

各基金公司在首募规模上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市场Top20公司“垄断”了超过60%的首发份额;首募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有9只,其中最大的为南方成长先锋,超过321亿元。而最小的为某基金公司发行的纯债一年定开债,仅0.1亿元!

与此同时,迷你新基金也不少。据统计,截至5月,超过140只新基金募集规模在5亿份以下,占同期新成立基金总数26%。

在争夺存量资金的时代,基金公司被迫赔本赚吆喝,不断发行新基金,拆东墙补西墙,以免自家份额被人挤占。

此前曾有业内人士计算过,按照1%的管理费计算,1亿元规模的基金,一年最多可为基金公司创造100万元的收入。除了支付员工薪资,基金公司还需向渠道支付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等费用,这意味着,基金公司要为这些迷你基金背负很大的成本负担。

北京某中型基金公司的市场人士提到,相比大型基金公司,在尾随佣金方面,小基金公司的议价权更弱,面临银行要价高的窘境。“领导们也时常有困惑,到底是拼数量还是拼特色,但显然走这两条路都不容易。比如这两年很火的ETF,想要搭建一个ETF系统,其花费都不是一个小基金公司可以承担的,除非母公司财大气粗,而且后期是否挣钱还另说。”该人士说。

即便如此,基金公司仍对大行资源趋之若鹜。“这几年基金产品发行井喷,小公司很难拿到大行资源,而重金挖有大行资源的人,其效果相对比较明显。”上述人士补充道。

电子万能拉力试验机

液压万能试验机

电子万能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