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只基金零配置金融股高股息率股成
50只基金零配置金融股高股息率股成
50只基金零配置金融股高股息率股成 更新时间:2010-8-7 0:02:48 二季报揭示出基金二季度在持仓结构和行业配置上都进行了力度空前的调整,这印证了市场整体下行的趋势以及不同风格板块在二季度的表现。 二季度仓位下降一成 对周期性行业一致减持 50只基金零配置金融股 2010年一季度基金的行业配置重点转向了信息技术和医药生物等业绩较为确定的行业,并大幅减持金融、采掘和金属非金属等周期性行业。2010年二季度股市的系统性风险逐级暴露,房地产调控政策引发股市大跌,对经济基本面下滑的担忧导致金融、地产及泛周期蓝筹股遭到大幅减持,而在下跌后期,之前表现强势的中小盘风格的股票也进入补跌,市场呈现整体下行。 二季报揭示出基金二季度在持仓结构和行业配置上都进行了力度空前的调整,这印证了市场整体下行的趋势以及不同风格板块在二季度的表现。一方面基金大幅度减仓,既是对市场整体风险的及时反应,同时也成为市场大跌的助力因素。另一方面在结构上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从行业配置上看,基金在二季度的行业结构调整上基本延续了一季度的思路,继续增加防御性的行业配置比例,生物医药和食品饮料增加幅度较大,电子制造业由于未来较好的成长性预期,也得到了大幅配置;而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机械设备、金融保险和采掘业等周期性行业占股票资产的比例大幅下降。 对周期性行业一致减持 从基金仓位来看,在二季度市场几近单边下跌的背景下,基金仓位大幅降低,二季度末积极投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股票仓位下降至72.9%,平均下降比例约9%。由于二季度内基金大比例减仓,基金的资金增量空间明显上升,约2673亿元的资金大概占到基金净值的18%,与上一季度9%的水平相比提高了一倍。 二季度基金对医药、食品饮料、批发零售等消费类行业进行了较多关注,持有比例有所上升,同时,对金融、金属非金属、采掘业、地产等周期性行业进行了减持。基金对行业的增减持变化与行业当季度表现具有较明显的关联,顺势而为的操作比较明显。 从不同基金对各个行业的选择来看,基金对周期性行业达成减持共识,当然,也有部分基金的行业增减持变化与同业相比显得逆势而动,比如对于基金减持较多的房地产、金融保险行业,其中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中银行业优选、富国天瑞强势精选即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大幅度加仓。 50只基金零配置金融股 经过持仓结构调整,基金二季度末前3大配置行业分别是金融保险、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尽管金融保险股仍为基金第一大重仓板块,但基金对金融保险板块的配置比例很可能创出历史新低。 如果要说二季度基金投资的最大变化,那就是对金融行业的全面"放弃"。根据天相统计,截至6月末,基金在金融保险行业的投资相比上一季又下降了4.95%。至季末,基金持有的金融保险股占全部资产净值的11.76%,为历史最低配置水平。 在基金重仓股榜单中,银行股也成为重点减持对象,在前十二大减持个股中,银行股独占七席,它们分别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A、北京银行和工商银行。市场中坚的银行股,如此大比例地进入基金减持榜,在基金季报的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另据统计,在381只主动偏股基金中,有多达117只基金配置金融股比例不足5%,其中有50只基金将金融股打入"冷宫",实施"0"配置。 高股息率股票成基金新宠 股息率是挑选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参考标准,如果连续多年年度股息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则这只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股息率也是基金挑选股票的参考标准之一。 基金二季度重仓股发生明显变化,在行业配置方面,基金重点增持的个股集中在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等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重仓个股方面,重仓持股范围却有所收窄,重仓股占全部A股比重的36.01%,较一季度末减少了0.4%。值得注意的是,半数股基在二季度"热恋"高股息率股。 据最新统计,二季度末,210只主动管理型股基重仓444只股票。按8月3日收盘价计算,目前有34只基金重仓股股息收益率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持有这些股票的股基合计111只,占比半数。也就是说,52.86%的股基持有占比仅7%的重仓股。显然,基金对市场的看法较一致,且选择更多倾向于足能"坐收渔利"的高股息率股。 据最新统计,34只高股息率基金重仓股7月以来股价平均上涨9.92%,与同期上证指数7.24%的涨幅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有19只涨幅超过大盘平均涨幅,占比55.88%。南玻A股息率为6.0241%,7月以来涨幅最大,达到28.85%;新安股份、江铃汽车、九阳股份区间涨幅均超过20%;另有格力电器、新和成、浙江医药等11只重仓股涨幅超过10%。 但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二季度基金的操作已经体现在过去数月市场的下跌和各风格、板块的分化上,这种调整方向并不代表着基金未来会采取的策略。相反,二季度后这种调整方向有可能接近尾声,相反的变化有可能渐进发生。估值和政策将会成为主导市场下阶段走势的共同主要因素,二季度被抛弃的蓝筹风格将有可能重新进入基金配置视野;这种趋势在二季度末期已经初步在市场上显现,市场并在7月份表现出明显的风格转换特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