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第一医药否认即将重组

上海医药、第一医药否认即将重组 更新时间:2010-6-12 0:02:04   □ 本报记者 陈雅琼

从去年起便有消息传出,上海医药将吸收合并百联集团旗下的第一医药,但此事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昨日,上海医药和第一医药的证券负责人均向《证券日报》否认了即将重组的消息。

相关公司双双否认

5月25日,上海市国资委和上海证监局联合举办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并购重组信息管理,要旨之一是推进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做优做强。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也许是一个积极信号,意味着上海医药吸收合并第一医药将提上议事日程。

但是,对于这种看法,第一医药的董秘娄健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没有的,有推进我们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上海医药的证券代表王锡林表示,未获悉公司出席了不久前举办的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工作会议,目前不存在传言中的整合第一医药的事宜。

若整合将实现双赢

年报显示,第一医药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 10.37 亿元,同比增幅 7.51%;营业利润 5238.02 万元,同比增幅99.50%。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表示:“如果重组,对上海医药是好事。因为第一医药总体的盈利状况可能一般,但是它的很多门店地理位置都非常好,单店的盈利情况其实还可以;而上药的零售主要在华氏。”

2009年3月,上药集团利用华氏大药房平台,对雷允上药房和信谊药房实施托管,并逐步实现了运营一体化。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4月20日,上药有品牌连锁零售药房共1965家,门店网络分布全国8个省市,在规模效应上占有优势。

而第一医药拥有零售连锁门店 100 多家,连锁门店阵营中既具有大型综合性药房,也有以中医药相合璧的特色药房。据悉,第一医药的门店遍布上海16个区县,旗下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年销售额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单体零售药房之榜首。若重组,双方正好能够取长补短。

上海医药重组有一套

去年6月18日,上海实业有限公司下属三家上市公司上实医药、上海医药、和中西药业同时停牌,市场期待已久的上实系医药业务的整合拉开序幕。根据重组方案,上海医药将作为平台,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上实医药与上海医药的换股比例为1:1.61;中西药业与上海医药的换股比例为1:0.96。同时上,海医药向上药集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向上海上实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并以该等资金向上实控股购买医药资产。

这一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于 2010年 1 月 29 日获得证监会批准。3月5日,上海医药的证券代码由“600849”变更为“601607”,并于3月9日复牌。

经过一系列资产整合后,新上药的总资产将从80亿元跃升到223亿元,销售收入将从230亿元跃升到300亿元,成为仅次于国药集团的国内第二大医药集团。

这次重组,上海医药仅用4个月便公布了资产重组方案,之后仅用5个月就完成了吸收合并、资产注入、现金选择、两家上市公司注销、监管部门审批等,完成了方案的实施。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上海医药在资产重组及内部整合的进程上,明显超越市场预期。”可是,上海医药与第一医药的重组不知何故,迟迟不见动静。

何时吸收第一医药?

早在2009年1月22日,整合前的上实医药将其持有的联华超市股权转让给百联集团。资料显示,联华超市从2005年到2007年,每年为上实医药贡献的投资收益均占净利润总额的40%-45%。上实医药这笔非主业资产的剥离,被外界普遍视为上药和百联两家大型国企资产置换的重要一步。

第一医药作为百联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是上海市医药国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一些零散的区县医药公司,第一医药是唯一一块尚未进入新上药的市属医药国资资产。另一方面,百联集团的主业是超商百货,与医药关联不大;从利润额度上看,第一医药也并不是百联集团的优势产业。这些都使得市场有足够的理由对第一医药的资产归属产生联想。

2010年1月12日,百联集团董事长马新生首次在公开场合回应第一医药的资产整合事宜。在与新上药的签约仪式上,马新生表示:“根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要求,大型国企的主业经营要集中方向。因此第一医药资产可能会被整合。但目前我难以给出准确的进展或者时间表。”

测量仪器

质量光学影像测量仪

自动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