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完成主体建造
4月17日,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完成标体建造和舾装工作,顺利下水,为实现具备近海剖面观测和智能观测能力的浮标观测系统迈出坚实一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公共技术中心及浮标建造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下水仪式。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是中科院海洋所2017年度修购专项海上探测平台-近海浮标剖面观测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首个直径15米的超大型具备智能观测能力的综合浮标系统。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2017年11月开工建造,历时五个半月终于完成主体建造工作。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是基于近海观测网络多年观测技术、观测经验积累的有效尝试,不但具备10米浮标抗破坏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还加入了大量智能化及人性化设计方案,具有极强的创新性。该浮标设计有中心观测井作为剖面观测通道,并采用三锚固定观测系统的方式,避免锚链与剖面观测系统绞缠等危险。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接下来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进行垂直剖面观测核心部件的安装调试工作,安装智能绞车并与剖面观测系统联调,进行稳定性测试和优化设计等,期待早日完成布放并进行剖面观测数据的长期、定点、连续、实时获取。
锚浮标,也称作锚泊浮标,具有一定的形状、尺寸、颜色的漂浮物体,锚泊在指定的位置,可用作助航标志(航空与航海)、海洋环境监测、系留船舶、海洋工程、救助与打捞等设施,按不同的作用而配备不同的设备。作为助航标志的浮标可能装有灯器、音响设备、雷达反射器、雷达应答器或其他设备。作为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则装置或载有测量海洋气象、水文、海况、海洋生物等仪器。作为系船的浮筒则设有系留用的链环以及电报或电话线等。
根据锚的类型,常规抛起锚作业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分别是通过锚头缆和锚链环进行抛起锚作业。这两种抛起锚方式过程基本相同,不管哪种抛起锚方式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水域、锚的类型和锚泊系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综合考虑水流、风向等因素,确定抛起锚的先后顺序,保证抛起锚作业的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