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应用2010版票据防范票据欺诈风险
推广应用2010版票据防范票据欺诈风险
推广应用2010版票据防范票据欺诈风险 更新时间:2011-2-26 10:22:01 票据是企业支付和融资的重要工具,是商业银行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调整资产结构、实现利润的核心业务之一,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信贷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2010年,我国支付体系继续保持安全平稳运行,全国各类支付清算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117亿笔,金额约168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4%和39%。2010年,全年全国共发生票据业务8.97亿笔,金额284万亿元,笔数与2009年基本持平,金额小幅增长。其中,支票业务8.7亿笔,金额261万亿元,笔均29.9万元;银行汇票业务679万笔,金额4万亿元,笔均58.9万元;商业汇票937万笔,金额10.8万亿元,笔均115.8万元;银行本票786万笔,金额8.6万亿元,笔均109.5万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票据业务的部分特点:一是票据笔数少、金额大,与银行卡的笔数大、金额小形成鲜明对比;二是票据业务以支票为主,并主要用于企事业单位日常支付;三是商业汇票兼具支付和融资功能,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票据凭证改版的必要性
为促进票据的使用和流通,保障票据的安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统一了票据印制标准,统一了票据的格式、联次、颜色、规格和防伪措施。票据印制标准的统一对提升票据整体形象、保障票据流通性、防范票据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1996年起,票据凭证经历了3次改版,但主要改动是票据凭证要素和格式,票据凭证的印制标准和防伪技术调整较少。犯罪分子伪造、变造、克隆票据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票据的声誉。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票据欺诈风险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危害。社会公众对非现金支付结算的信心来源于支付工具本身及其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如果票据本身容易被伪造、变造,票据的声望和信誉就会受到影响,欺诈风险就会加大,各类经济主体对票据的接受程度就会受到怀疑,由此将造成各方对货币转移机制和支付体系信心的不足。
为防范票据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票据进行改版,以提升票据防伪水平。同时,为有利于票据业务操作和管理,对票面要素和格式作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2010版银行票据凭证于2011年3月1日起正式启用,同时废止旧版票据。
二、票据改版遵循的原则及调整优化的主要内容
本次票据改版主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安全原则。2010版银行票据凭证在纸张、油墨和印刷技术等方面均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其防伪造、防变造的功能更强。如票据纸张使用新型专用水印纸,纸张中增加了新型荧光纤维。同时还借鉴了人民币防伪技术,在部分票据纸张中增加了安全线。在印刷技术上则采用了双色底纹印制工艺等。
二是统一原则。2010版银行票据凭证在票据版面设计、票据号码编制等方面均实现了统一,不同票据的格式和要素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少。如将所有票据的号码由8位调整为16位,前8位数字所含信息相对固定,包括了行别代码、省别地区代码、票据种类等相对固定信息;后8位数字为流水号,一票一号,便于管理。
三是简洁原则。所有票据均使用相同的底纹颜色,将原有票据的29种底纹颜色统一为一种底纹颜色和四种花卉图案,简单明了,有利于广大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和银行工作人员辨识。
四是实用原则。为了便于票据的电子化处理,2010版银行票据凭证新增或改进了行号、密押、密码的记载位置。
三、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共同防范票据欺诈风险
票据的风险可分为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而改进票据防伪技术,是防范票据欺诈风险的重要前提。
努力提高票据反假能力,防范欺诈风险。
一是要不断向客户宣传票据知识,提高假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提高票据真伪辨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要改善票据审核的技术手段,增强操作的准确性。有条件的营业网点尽可能配备先进的防假、辨假、识假的专用设备,实现人工辨别和仪器辨别的双保险。三是要严格操作环节,加强内控。要加强空白凭证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欺诈风险;要严格执行票据“双审”和“双查”制度,对票据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进行认真审查。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风险隐患点,防止内外勾结。四是要建立反假信息交换机制。各地各行应及时搜集掌握假票案件信息、特点和趋势,通报假票信息,交流反假经验,提升整个金融系统的票据反假防假能力。
大力推广电子商业汇票应用,从根本上革新商业汇票的运作模式。
电子票据是票据业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票据业务创新的重要内容。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通过安全可靠的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保证票据和签章的真实性,基本上杜绝了票据伪造、变造和克隆案件的发生。2010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行。自系统上线至2011年1月31日,电票系统共处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总数为33.7万笔,金额1.14万亿元。我们要继续推进电子商业汇票的应用。尤其是部分中小银行,有的还不能提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有的还刚刚起步,我们要抓住契机,大力推广电票业务,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严密票据业务处理环节,加强对票据交换所的监督管理。
在我国票据业务中,支票业务占据票据业务的绝大部分。从签发笔数看,支票业务量占97%;从签发金额看,支票业务量占92%。在我国支票业务中,绝大多数需要跨行处理,须经过票据交换所的交换。我国的票据交换所在组织形式、系统模式、技术手段、收费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票据交换所从业人员中,也存在素质有待提高、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下一步,应在机构设置、制度管理、人员配备、硬件配置等方面加强对票据交换所的统一管理,防范票据交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证票据交换过程中万无一失。
加强票据知识宣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商业银行既要重视业务拓展,更要重视风险防范。商业银行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坚持以审慎、稳健、规范为原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变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善于甄别票据业务所隐含的各类风险,并防范和化解。要提升票据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票据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和风险意识培养,多开展关于票据业务知识、票据防伪知识、票据鉴别方法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要杜绝因为行内从业人员思想素质不过关、票据专业知识欠缺,审票、验票能力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