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泽发,交通银行私银中心副总裁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截至2020年5月8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380多万人,累计死亡超过26.6万人。疫情扩散加速富有人群的财富缩水,近期《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显示:“过去两个月,全球百强企业家的财富减少了12.6%,即2.6万亿人民币, 蒸发了过去两年半所创造的财富,相当于每人每天损失4亿多元人民币。”疫情蔓延的破坏性和不确定性对持续增长的中国个人财富造成较大冲击,企业经营风险和个人理财风险持续加剧。澎湃新闻调查显示,41.5%的受访者反映受疫情影响收入比往年减少,其中近八成人士的损失达到20%以上 。

疫情蔓延之下,我们要从多个视角重新审视并完善个人财富管理策略。这包括:人的财富与物的财富、个人财富与家庭财富、实体财富与金融财富、财富创造与财富传承、财富外拓与财富内守、资产集中与财富分散、财富规划与理财计划、人工理财与智能财富、自主理财与委托财管、专业服务与增值服务。

重新审视人的财富与物的财富

过去讲人生价值和财富价值,人身安全与财富安全,孰轻孰重?没多少人在意。我们很多时候考虑财富管理时没有把人的因素当成一个前提,但是在疫情之下这个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过去讲资产配置、财富管理,都要画一张财富地图,在地图上描写路线,然后按图索骥。现在要考虑疫情地图,其重要性甚于财富地图,两者要结合起来。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国家、民族、地区、社区、单位、家庭、个人的种种正能量、负能量表现在疫情之下得到彰显。有些受疫情影响的债务、信用违约得到延期处理。疫情无情人有情,人性与物性在较量中再平衡。财富管理必须重新审视这个前提,回到“以人为本”“德‘财’兼备”上来。

这是疫情之下对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的重新思考。人生观要回答的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来、怎么去?”价值观考虑价值取向,“怎么做才有价值、有意义?” 财富观考虑:”财富是什么?从哪里来、哪里去?怎么来、怎么去?”人生观决定价值观,进而影响财富观。正确的财富观的引导,将使得我们的财富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有意义。

重新审视

个人财富与家庭财富

这次疫情中所有人对“家”的意义和功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重新认知。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人有一个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中国人的使命。“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伤害、欺骗和背叛,但正因如此,家才显得格外温暖和亲切”,这句格言道尽人生万般无奈,也道出家的温情和不可替代。疫情之下,家的功能进一步得到扩充和延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内涵也有了新体会,疫情中家是唯一可以免戴口罩的地方。房屋的使用价值得到回归,对房地产重新思考,改善性需求未来可能会增强。还有特殊时期的家庭互助,赋予家庭财富管理新的内涵。

疫情之下抱团取暖,以家为轴统筹财富,追求财富管理更宽、更久、更稳、更温,人们对家族财富管理的理解会进一步提升。未来会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个人财富管理进入到家庭财富管理的进程会加快。

重新审视

实体财富与金融财富

财富有两大类,一个是实体形态,一个是金融形态。当前, 中国正进入高净值人群财富转化密集期,主要表现为第一代到第二代的代际转换密集期、实体到金融的形态转化密集期、财富创造到财富传承的需求重点转换密集期。我们正面临第一代向第二代集体财富交接班,在很多第二代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具有很多特殊性,很多人选择实体财富转化为金融财富,“脱实向虚” 一度蔚然成风。很多人把企业卖了,把实体转化了,换成金融形态,一方面是因为经营压力比较大,另外一方面是为了便于财富的代际传承。

抗疫过程中,我国庞大且健全的实业体系是我们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的一大优势在于健全的产业体系,而且行业的地域分布呈雁形梯度形态,从沿海发达地区到中部崛起地区, 再到西部落后地区,具有很大的行业纵深,通过行业转移、扩大内需就能够拉动产业发展,充分体现了行业布局上的优势。

从传承角度来讲,过去一些老字号、百年老店,无一不是靠实业传承的。众所周知,胡雪岩是徽商的代表,被称为“商圣”。胡雪岩的产业归纳起来就是金融产业和实体产业两大块。金融产业代表是阜康钱庄,以阜康钱庄来吸收金融财富,再去进行一些投资。后来培育出一个中医药企业——胡庆余堂。因为与政治挂钩靠得太近,因为加杠杆和各种经营投机,最后阜康钱庄被挤兑破产了,危机波及到胡庆余堂。阜康钱庄早已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胡庆余堂依然存在,而且作为中医药文化遗产, 成为中医药的文化符号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日本的金刚组,是一家专门建造寺庙的企业。该企业在技术上持续更新,能够把一些水泥柱建的像木桩一样,坚持生存了1400多年。至今金刚组还在做建设寺庙的工作,真正体现了日本的工匠精神。有一些高端客户在交流中表示“实业很难做,换一些钱拿在手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灵活”,但也有很多人把实业卖掉后表示后悔。

在本次疫情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家庭来说实体财富再难也不要轻易放弃,没有一家老字号不是靠实业传承下来的。我们对这两类财富要辩证来看,两者兼顾。要重新审视这几年“脱实向虚”的趋势,重新反思这个问题。

重新审视

财富创造与财富传承

财富创造难,传承更难。传承过程中有很多挑战和诱惑,要十分自律。新冠疫情对财富传承也产生了很大挑战。“富不过三代”,这次疫情对很多财富来说是缩水和洗牌,不乐观的情况下,很多家族财富要归零,甚至为负,所以财富传承要做大量准备工作。此时要特别重视和使用好家族财富传承的一些工具,如家族信托、风险隔离、人寿保险、保险信托等,要引导客户更多关注并提早考虑财富传承的问题。

重新审视

财富外拓与财富内守

近年来,高净值人群境外资产配置占全部可投资资产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在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境外投资收益不及预期;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面临发展的新机遇,高净值人群投资重心回归国内。此外,对资本外流的监管日趋严格也是原因之一。

疫情过后,高净值客户将会在全球资产配置问题上进行重新审视,不仅考虑投资获利、风险分散、资产转移和财富传承,疫情管控、公共安全体系以及背后的政治文化、价值观等都将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综合考虑当中。可以预见,富有家庭将会在外向投资、境外资产配置、移民等问题的态度上进一步分化,会有更多的人放弃外向而转向国内,进行战略防御、守土深耕。多年前已经在境外投资创业的机构和家庭有些也会在疫情之后选择回国, 开辟新的战场。未来几年,国内民间投资生态将会有一个渐进的变化。这一进程也许会持续较长时间。

重新审视

资产集中与财富分散

有一句俗语:“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要加上一句:“放鸡蛋的篮子要尽量放到一两个屋子里”。就是大类资产配置要相对集中,财富管理方式要适度分散。大类资产种类并不多,一般高净值客户配一些银行理财产品、房地产、权益投资、外汇等,不能盲目扩大范围,以为越多越好。一些人根本不具备跨境投资、期货期权投资条件,没有这样的经验、经历和专业支撑,盲目投资是不可取的,要尽量在自己熟悉的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投资。而财富管理方式和手段有很多种,财富管理上要适度分散,避免风险集中。

产品组合要多种多样且灵活持续调整。产品组合问题上要做到“五性合一”,即组合里成长性、风险性、稳定性、盈利性、流动性要同时兼顾。“五性合一”是“五行学说”原理(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矛盾统一)在我们财富管理中的一个体现。做产品组合要做到“五性”方面的搭配,考虑它的“五性合一”,“五性”缺一可能就面临一些问题,要么成长性不够,要么流动性出问题,风险比较大。最近市场上一些出问题的代客理财产品,集中体现在流动性上,退出机制在设计、执行、衔接、闭环上存在微小但致命的漏洞,应急准备与处置又跟不上,最终出现较大风险。

重新审视

理财计划与财富规划

疫情对很多行业和高净值客户产生影响,我们要通过专业财富机构进行很好的财富规划和理财计划,来帮助他解决经营中面临的流动性问题。不能偏颇于财富规划或理财计划,长期和短期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财富规划从人生轨迹来讲有五个阶段:“只出不进”阶段、“多出少进”阶段、“进出平衡”阶段、“少出多进”阶段、“只进不出”阶段。不同阶段,财富比例关系要规划好,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财富规划策略,不同生命周期也有不同的策划要求。财富规划还要兼顾到客户的财富需求,是强调财富创造、财富增长,还是侧重于财富保护、转移和传承?

理财计划着重于教育、保险、投资创业、税务、养老等主要安排,更要做好日常支出计划,包括:消费支出、储蓄支出、投资支出、应酬支出、保障支出。长远的财富规划和短期的理财计划要匹配好,长短搭配在疫情当下尤为重要。

重新审视

人工理财与智能财富管理

受此次疫情影响,线上远程财富管理服务将成为特殊时期客户服务的主要方式。针对超高净值人群与高净值客户,线下服务仍是客户服务的核心渠道,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此类客户对于7×24便捷服务的要求,正使得客户偏好不断向线上转移。全球领先的私人银行为了应对数字化趋势,都在通过打造私人银行专属移动客户终端,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数字化手段提供实时、定制化的财富管理远程服务。

同时,这也要求财富管理机构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内部运营效率。通过构建完善的系统功能,实现对团队、营销、客户的统筹管理,及时洞察工作流程中的关键问题,实现高效及时地调整,有效把控过程管理。对于服务团队而言,金融机构应提供营销管理、资产配置等智能化系统工具,专业赋能服务团队的同时帮助理财顾问更好地了解客户。

重新审视

自主理财与委托财管

财富管理有全委托、半委托和自主理财三种形式。全委托是把交易全部委托给我们的机构,来帮助客户操作;自主理财就是自主操作;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半委托”。在疫情刺激之下委托财富管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因为可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影响,减少时空限制。服务机构要尽快理顺并推出委托财富管理服务流程,在风险合规前提下有序提供全权委托和半全委托管理服务;作为个人投资者也要能够接受、适应委托投资带来的便利。

重新审视

专业服务与增值服务

一方面,要持续增强专业服务能力。疫情过后,客户资产配置及风险管理意识增强,对财富管理业务的需求从“产品需求”转向“定制化资产配置需求”。财富管理机构的经营应从传统的“产品销售”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要构建涵盖营销团队、专业支持团队、各领域专家团队的差异化客户服务团队,持续挖掘中高端客户各类财富管理需求,建立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要以投研为支撑,支持财富管理机构进行内部产品研发以及外部产品遴选,不断丰富产品货架。要在资产配置、产品销售方面,支持客户经理挖掘高净值客户多元化需求,定制专业解决方案。未来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专业服务团队可通过远程与线下多元化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触手可及的服务。

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个性化增值服务。作为品牌建设的一部分,私人银行通常会努力培育增值服务。本次疫情期间,一些金融机构推出了针对高净值客户的增值服务,如跨国急救,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将需要服务的客户从危险地区用飞机运送到安全地区,或者运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再如跨境教育,通过与第三方教育服务机构合作,帮助客户对其远在国外学习的子女实施帮扶,辅以安全措施、生活支撑、帮助提前回国等;又如医疗保健,与第三方医疗机构合作,在客户医学体检和治疗等环节中提供帮助。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推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增值服务,以改善客户体验、增强品牌吸引力和感召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BRI),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下属专业性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国内外银行业政策与实践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监管政策制定、地区金融发展、商业银行转型与创新等。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动国内外银行业学术交流和政策对话,为国内外科研组织、商业银行机构提供应用性研究成果和咨询服务。

本文源自银行家杂志

bitget交易所官网

bitget交易所官网app下载

app

bitget交易平台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