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江右

上市公司2023年一季报披露完毕,主要私募持仓情况显露出来。百亿私募现身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持仓已超过1300亿元,医药、电子、机械等板块受到私募青睐。

百亿私募现身264家公司前十大

私募本身并不公开披露持仓,但可从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股东名单中看到部分私募机构的持仓情况。私募排排网根据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的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4月30日,共有42家百亿私募进入264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名单,合计持股市值1307.16亿元;其中,新进上市公司69家,增持37家,另有116家上市公司持股数量不变,42家上市公司遭减持。

具体行业中,医药生物最受百亿私募青睐,共进入29家医药生物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单;电子、机械设备、基础化工、汽车等行业分别有27、26、26和23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中出现了百亿私募的身影。

从单只个股持仓市值来看,高毅资产冯柳和邓晓峰在单只个股的持仓市值都超过了100亿元,冯柳的产品持仓海康威视高达184亿元,邓晓峰管理的产品持仓紫金矿业达到113亿元。同时,高毅资产持仓同仁堂、比亚迪、航发动力、中国巨石、中国铝业等多只个股都超过10亿元。重阳战略持仓多只个股也超过10亿元,包括顺丰控股、国投电力、海康威视、新和成、宝钢股份等。

对于一季度私募持仓,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泽龙表示,从一季报前十大流通股观察,百亿私募主要的调仓方向为数字经济和部分受益于“中特估”的蓝筹个股,对部分受益于复苏的消费公司也有所增配。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邱钰然表示,从一季度百亿私募的加仓方向来看,整体看好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板块以及国产替代相关的高端制造领域。

也有机构人士认为上市公司股东名单显示的私募持仓意义或许没那么大。招商证券金融产品研究首席、金融产品部执行董事贾戎莉表示,与上市公司披露的股东信息相比,私募管理人在产品层面披露的持仓结构和风格特征更值得关注。

多家私募谈一季度调仓换股

对于一季度的投资,丹羿投资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年初出于对疫情防控优化及美国通胀预期见顶的判断,大幅加仓A股和港股,特别是互联网和线下消费服务类板块。一季度减持了部分估值合理、成长空间有限的传统行业股票,在科技及医药板块有所布局,着重调整优化个股结构,继续坚持自下而上寻找合适位置的投资标的。

明世伙伴基金基金经理黄鹏认为季报是关注行业基本面变化的重要窗口,与年初相比,整体维持均衡配置,仓位保持在较高水平,保留了医药、消费、部分周期股等方向的持仓。科技成长方向上,在市场大幅调整的时候逐步增配了与AI相关的TMT以及港股板块。调仓的考虑主要是基于长短期基本面的变化趋势和估值匹配水平。

翼虎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余定恒表示,一季度减持了疫情受益的相关消费板块,如医美等,主要原因为年报业绩表现低于预期;增持了景气度拐点、业绩向好的光伏板块。

投资决策更看重长期

对于未来的投资,私募表示还是要看企业长期发展趋势,短期业绩并不是调仓换股的核心因素。

余定恒表示,纵观今年以来的个股走势,有业绩好的跌跌不休,比如新能源;业绩差的却涨势喜人,如AI板块相关标的。可见,业绩是调仓换股的逻辑之一,但不一定是核心因素。换仓逻辑更多关注产业趋势,从景气度、渗透率和集中度三个维度综合考量。

黄鹏表示,短期业绩是观察和验证投资逻辑的方法,但相比于短期业绩,更应关注业绩反映的基本面逻辑和业绩预期。有的公司短期业绩因为周期性波动表现不是很好,但是长期方向和逻辑没有大的损伤,大跌反而是介入的机会,很多计算机公司一季报可能就类似于这种情况。“如果长期逻辑比较好且短期无法证伪,而短期业绩又能验证景气度,同时估值也算合理,我们也会做一些趋势投资。如果短期业绩差反映的是长期基本面逻辑的恶化,我们也会止损或者不会轻易左侧交易。”

宁涌富私募基金也举例分析:以短期经营周期为例,某一资产长期成长空间非常确定,其企业价值并不会因为短期经营周期的变化而发生太大变化。因此,如果股价持续下跌导致估值水平已充分反映这种坏消息,往往是买入的机会。相反,短期经营周期特别好的公司并不见得都应该买入,如果远期成长不确定且估值已有充分反映,可能到了要卖出的时候。

对于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情况和二季度的展望,星石投资表示,整体看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压力比较大,二季度经济复苏的情况应该会有明显改善,但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化可能也比较大,例如,线下服务业的景气度非常高,以出口链为代表的制造业还有一定压力,地产销售正在恢复但开工还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与房地产投资相关的水泥、钢铁需求还处于比较弱的情况。

欧大师铝合金门窗品牌

高端门窗

定制断桥铝合金门窗

系统节能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