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为什么选择财务造假?-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隐瞒
“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有人欢喜有人愁,当然也有人面临着不小的麻烦,例如之前的康美、瑞幸,例如今年的中信国安,例如扇贝年年逃跑的獐子岛。为什么这些公司会选择承担风险进行财务造假呢?
”
最近这几期内容一直都在讨论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商誉,商誉因为它的特殊性,会成为部分上市公司粉饰业绩的一个途径,尤其近几年文娱行业的上市公司,频频出现商誉减值,导致业绩下滑。(商誉:资产负债表中的定时炸弹,高溢价并购:一个只是看似美好的故事开端)
同样,近几年也爆出了不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问题,有最快IPO的明星公司瑞幸,有连货币资金都造假的康美药业,有扇贝年年逃跑的獐子岛,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司,纵观这些公司的财务造假手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财务造假的目的,可能各有不同。
01
财务造假的常用手段
财务造假最终想要的结果通常是增加利润,让公司整体业绩看起来是稳固上升的、有发展前景的。
那么如果想要增加利润,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收入、减少成本费用、调整非经营性损益等手段来实现。
收入造假
收入造假的手段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虚增收入、一种是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点,这两种手段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是真实业务产生的。
虚增收入
,也就是收入不是由真实的业务产生的,而是通过伪造合同、重复开票等手段虚构业务从而增加利润表的收入。这种手段因为业务并非真实,所以无法收到真实的现金,直接导致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同时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性现金流入相比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会少很多,两者不匹配。通过仔细查看报表相关科目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财务比率的计算,很容易发现问题。
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点
,也就是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这种情况下,收入是基于真实业务产生的,只是没有按照会计准则的时间点进行确认。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在双方权利义务全都履行完毕,相关权益或是实物已经转移的情况下,才能确认收入,有些企业刻意忽视准则的规定,例如存在退货风险的商品在退货期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全额确认收入、框架合同按照合同金额一次性确认收入、合同未履行完的时候提前确认收入、会员年费一次性确认收入等等,这种情况单纯从财务报表上识别比较困难,需要对于行业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行业内通常采用的收入确认方法,然后通过附注披露的详细信息以及今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才可能发现。
上面所讲的是提前确认收入,那么会不会有延后确认收入的情况呢?也会有,当企业当期已经发生了亏损,确认这些收入对于整体业绩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将部分收入延后到下一年进行确认,这样保证下一年的业绩稳固上升,体现出扭亏为盈的状态,增加股东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成本费用造假
成本费用的造假,通常是为了减少报表中披露的数据金额,常见的手段有控制成本费用确认的时间点、费用资本化。
控制成本费用确认的时间点
,对于一些按照完工百分比确认结转的成本,很容易出现此类的问题,可以通过调节完工百分比来提前或是延后确认成本。另外通过调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等也可以调节档期确认的成本费用,这些收入无疑都是忽视了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费用资本化
,这种通常与研发支出相关联,通过伪造研发项目,将本应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计入研发支出,然后再进行资本化,最后形成无形资产,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资产,另一方面减少了成本费用,毕竟当期一次性确认成本费用和作为无形资产后续在一定年度内进行摊销,两者相差的金额还是比较大的。
成本费用的造假相对于收入的造假,可能更难识别,只能通过关注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待摊费用等这种存在风险的项目来进行判断。
非经常性损益的调整
最常见的是资产减值损失,包含存货的跌价、商誉的减值、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坏账准备等等。
因为这些减值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人为性,所以调整起来会比较容易。
商誉的减值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阐述过了(商誉:资产负债表中的定时炸弹)。
坏账准备主要是针对应收账款,一般按照年限分别对应不同的比率计提,但针对个别重大项目也需要单独进行计提,很多企业隐瞒应收账款的真实情况,计提的金额远远低于坏账可能发生的金额。
存货的跌价,参考的是可变现净值,对于一些季节性或是迎合潮流的存货,实际上在过季或是潮流过去之后,价值就会快速下降,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编造各种理由来拒绝计提高额的存货跌价准备,导致账面存货价值虚高。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值也是同样的问题,尤其是长期的在建工程或是研发项目,这种时间较长,在市场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很可能在没有最终形成资产的时候就已经减值的,但是企业通常不会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计提减值。
非经常性损益也存在一些虚构的交易,例如政府补贴、营业外收入等等,通过这些调节利润。
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主要问题在于与关联方的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可能借助关联交易来输送利益。
例如公司的利润太高,股东分红较多,利用关联交易设定较高的采购价格,将资金转移到关联公司,同时提高成本,降低利润。当然这种操作也可以反向操作,这样就提高了公司的利润。
还有的情况是不披露关联方,将一部分成本转移到关联方承担,这样关联方公司会出现亏损,而企业会盈利,后续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后,考虑将关联方承担的成本转回。
有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被察觉关联交易,会设计比较复杂的股权结构,这样表面上看起来两家公司没有关系,法人代表也不是同一人,但实质上控制人相同,是关联公司,但未必会在上市公司的财报中披露。
上面讲述的是一些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当然还有利用资产重组等其他手段进行财务造假,这些造假的识别主要依靠对于财务数据异常的判断、行业情况的了解、经验的帮助等。
02
财务造假的主要目的
财务造假一旦被发现,对公司的信誉以及股价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还要承担罚款和处罚,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公司冒着这么大的风险选择财务造假呢?
财务造假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类:
避税
降低利润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少缴纳企业所得税,这种在非上市公司更常见一些。如果是小规模企业,更有内外两套账、支付宝账户不记账、个人账户收款、不开票收入不包税等等的问题,目前在金税系统的管控下,这种账外资金流转以及不开票的方式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大。
获得某些资格
为了能够上市、获得银行贷款、成功进行股权融资等,企业也会选择财务造假。因为无论是上市、银行贷款还是股权融资,对于公司的业绩以及一些财务指标都有硬性要求,所以为了达到这些条件,企业选择财务造假,美化财务报表。
维持某些资格
企业在上市之后,如果业绩下滑严重,净资产为负数,可能会面临ST或是退市的风险,为了维持上市的资格,选择财务造假。
另外为了维持股价,让股东们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会粉饰业绩,让业绩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也有可能是因为管理层的业绩压力,例如对赌协议约定每年必须完成的利润,在这种压力下,也会选择财务造假。
利益输送
大股东在股价高位进行股票抛售套现、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利润、高溢价并购(高溢价并购:一个只是看似美好的故事开端)推动股价上涨并转移资金等等,都属于利益输送,实际上是大股东吞噬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总结起来,财务造假的目的是为了大股东自身的利益,为了确保能获得最多的资金,进行利益的转移,将上市公司的资产转移到自己名下,这种行为无疑是以侵犯中小股东利益为前提的
近几年频频爆出的上市企业财务造假,让大家对于上市公司对外披露财报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在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调整自身的核算规则以及结构,是财务和税务筹划,如果是违背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的,就是财务造假,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结束后的碎碎念:随着财务造假问题的暴露,另一个被关注的就是财务人员在这个行为里担任的角色,任何公司的财务造假,财务人员都是知晓的,那么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是抱着“反正是领导让做的”这种想法,还是“我会不会承担责任”这种疑问?我觉得出于职业道德以及对工作的负责,还是要先想办法自保,尽量避免承接这种造假行为,毕竟现在税务局还有会计人员黑名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